楊曉
【摘 要】語言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多數情況下是有聲的。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以口頭和書面形式進行交流的能力。然而,在我國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更多地注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聽、說能力的訓練。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了影響學生口語表達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口語能力;影響因素;提高策略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目前,全國各地雖然都強勁地刮起了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但傳統的教學影子還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其最典型的表現就是重視讀寫形式的應試教學而忽視聽說形式的素質教學,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大量“英語啞巴”的出現。因此,在新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的英語教學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地學以致用。
一、影響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的因素
1.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一直所采用的都是應試教育,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只要學好語法和擴大詞匯量,成績自然就提高了,至于聽說都是本著無所謂的心態來處之。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側重于做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知識被動地聽課和做筆記,然后死記硬背各項知識點,這種教授、講解封閉的“一言堂”模式,即“填鴨式”教育,使得學生很少有機會或者沒有機會進行口語訓練
2.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學生所學的知識主要來自課堂,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啟發者和傳授者,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口語能力,對學生學習英語口語有直接的影響。現在中學絕大部分英語教師是國內土生土長的,很少有機會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會話與交流,上課也無法用全英文教學,甚至整節課都沒有英語口語,亦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活動,學生的口語水平也就難以提高。
3.學生存在說口語的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學生學習英語口語最基本、最主觀的問題,主觀上的抗拒情緒不能解決,就算客觀條件很好也難以學好口語。西方世界有人這樣說:“世上有兩樣東西最令人害怕:一是原子彈;二是演講,世上有97%的人害怕當眾講話。”口語學習中最難突破的就是自己,對一個自卑、膽怯、性格內向的人要想突破“開口關”更是難上加難。這些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越是膽怯就越害怕開口,越害怕開口就越自卑,形成“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口語課堂難免變成“啞巴課堂”。
4.學生詞匯量不足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Wilkins):“沒有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匯人們不能表達任何東西。”詞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想要進行英語表達時不可能的。英語教學中一個讓老師頭疼的問題就是學生們的單詞記憶。很多學生上課時不敢開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怎么用英語說。如果他們知道怎么用詞匯來表達,課堂上也就不會出現那么多“英語啞巴”了。
二、提高初中生英語口語的策略
1.走出思想上的誤區
英語口語的學習從狹義上講,是為了獲得使用英語的能力,是學習者提高自身素質、謀求個人發展、完善自我的一個方面或一個渠道;從廣義的角度著眼,則是與社會責任、文化傳承、交流與溝通緊密相連的。一旦學習者把英語學習活動與自身發展以及社會責任聯系起來,那么他們就會感覺到一種責任和使命,從而自覺地、主動地、積極的投入到英語口語學習當中。
2.英語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尤其是口語水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外語教學質量提出了五個因素與一個公式:教學質量=[學生(1分)+教材(2分)+環境(4分)+教法(3分)]x教師素質。由此可見,教師素質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提高教師素質。
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作為語言教育的傳授者,英語教師必須自覺地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3.增強學生用英語表達的信心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創設輕松愉快的實踐環境。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消除過于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2)一般來說,教育水平高、熱愛教育工作、坦率而有朝氣、能與學生同學習和娛樂、相信學生的教師容易取得學生的愛戴[1]。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充滿激情,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創造和諧的交際氣氛,激發學生愉快的情感,使他們樂于說英語。
(3)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愛護每位學生,克服他們的膽怯心理。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隨時隨地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和信任每一個學生,師生在共同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教學氣氛的過程中,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不僅使學生敢于開口說,而且會加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2]。
4.增加學生的詞匯量
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經常遇到學生不發言而“冷場”的場面。他們大多以為是學生害羞,缺乏自信,但其實有時學生缺乏的是“材料儲備”。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出口成章,就得有足夠的“儲備”,“腹中空空”,哪來勇氣開口?在語言習得中,輸入時第一性,是為輸出服務的。只有在大量輸入前提下進行輸出操練,才能增加開口的自信[3]。所以,學生必須增加詞匯量。
5.口語學習的關鍵是模仿
想要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語音語調很重要,那么怎樣才能發出純正、優美的語音語調?這就需要不斷地模仿。那么模仿的方法有哪些?
(1)復述磁帶內容,朗誦課文。聽磁帶后復述,這種方法既練習了聽力,又練習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把自己模仿的英語給錄制下來,聽聽自己的錄音,若有問題,再加以改正,效果會更好。
(2)聽收音機,例如美國的VOA、英國的BBC等一些英語聽力節目,可以跟著后面模仿發音。
(3)看英文錄像和英文電影等,來鍛煉聽力,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的習慣表達方式,擴大知識面和訓練英語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取決于多種因素,但口語課堂教學和課外的實踐起著重要的作用。培養初中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既要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地位的認識,注重英語語言知識的積累,又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訓練方法和實踐活動。還要克服學生自卑、膽怯、焦慮、自我效能感低的一些負面情感的影響我相信,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經過長期的、反復的練習,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度的改觀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7:272.
[2]丁菊芬.中學英語課堂口語交際訓練與實踐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報,2003年增刊(增總第9期):159.
[3]王初明.影響外語學習的兩大因素與外語教學[J].外語界,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