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芬
摘 要 對聯,融知識性、文學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體,無論從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具有育人作用,因此把對聯作為一種文化載體來指導班主任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本文試從對聯美化環境,陶冶學生情操;贈送學生,增進師生友誼;與學生談話,勸慰學生;進行主題班會活動四個方面來論述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及作用。
關鍵詞 對聯 班主任 運用 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0030-02
“對聯乃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美學觀和語文特點的綜合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級創造積累的特殊成就。對聯是一種‘精粹,一種‘提煉,一種‘結晶,或一種‘升華,它有極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簡練的形式喚起人們的美感,給人以最豐富的啟迪,使人深思,受到很大的教益。孔子在《論語·陽貨》中曾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薄白鳛楦衤苫说摹姷膶β摚瑯釉趯徝酪饬x之外而有極大的認識作用和功能”?;趯β摰倪@些功用,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經常使用對聯來開展班級工作:
一、美化教室、寢室環境,陶冶學生情操
應該說,裝飾環境是楹聯的自身特征,是先人對對聯的最初理解。這在于對聯本身包藏著一種對稱之美,正應和了中國人的審美觀點。試想,如果只有幽靜的書院,典雅的畫閣芳苑,卻無名聯妙對相襯,縱是自然環境幽雅,也覺美中不足。如有美字奇聯相配,則會使景觀大增光彩,令人忘返。
教室、寢室對于學生而言,就是要其成為學生留戀忘返的場所。但是現在,教室、寢室的傳統美化方法是懸掛印制的名人畫像和名人名言:這些畫像顏色單一,名言的字體也較單一,而且那些名言名句語文老師、班主任已經講了很多遍了,所以學生往往會產生審美疲勞。如果用對聯來美化教室、寢室,則有耳目一新之感。首先,可在學生當中選出能寫漂亮毛筆字的學生和畫畫的學生,讓他們自己動手用自己喜歡的字體寫對聯,自己喜歡的顏色畫畫,畫一些有特殊意義的圖畫加以修飾,如:奔馬圖、上山虎、梅蘭竹菊等,也可以畫一些意境空濛的山水畫、漫畫。然后把自己畫的畫鑲嵌在對聯的上下兩端。
二、贈送學生、以示關心,增進師生友誼
“對聯,從清代以來,應用極為廣泛,幾乎成為中國人民交往、交際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比欢?,它僅僅局限于喜聯、壽聯、挽聯、賀聯,只是局限于學生送老師、送親朋好友、國際友人、朋友之間。而作為老師,在和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很少有這樣的舉動。作為班主任,如果在適當的時候送給他們一副自己用毛筆書寫的對聯,這對于促進師生的友誼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學生生日的時候,可送一副:鴻鵠高飛更待吾輩;蛟龍暢游還看今朝。意在祝福他要象蛟龍和鴻鵠一樣。
在學生失意的時候,可以送一副對聯加以勸解:“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做人。”意在說明只有遇事做到無我、忘我,才可以免除煩惱;只有經歷磨難,才好做人。
在學生考試獲得好成績時,可送一副對聯加以鼓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萬丈樓臺再起新高,意在鼓勵其以這次為新的起點,下次再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學生參加競賽的時,可以送一副對聯:松傳佳音;鵲送喜報。意在希望他取得好的成績。
“在現代社會中,青年學生交往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于體現非個性的‘角色交往的現狀愈來愈感到厭倦,而更多地去尋找既充滿友誼,又增加生活情感的‘個性交往活動,來達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平衡”。教師給學生贈送對聯的舉動,勢必縮短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角色得到淡化,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效應。
三、以對聯談話,勸慰、警儆學生
通常情況下,班主任對犯錯誤的學生是進行說教、言語平淡,而對聯中的幾類對聯,如言志聯、自勉聯等,他們是作者“以自己的心得、體會為至理,出之于善意而發出的信號或者是直接的指點。”因此,“對聯也是進行思想教育的最佳形式。中國古代文化是凝合文學和哲學為一體的一門學問,它融入了中國古老的辯證理論,具有一定的說理性和教育性。對聯也是如此,一篇好的對聯往往使人茅塞頓開,令人從中領略人生的哲理和真諦?!比纾?/p>
某位學生經常早起,晚退。我在和他交流的時候用對聯: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暴十日寒。意在告訴他學習只能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才能成功。
某生早讀不仔細,我在和他談話的時候用對聯:讀書心細絲抽繭,煉句工深石補天。意思在讓他明白讀書一定要仔細。
某生易與調皮的學生混在一起,我在和他談話的時候用對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意在提醒他立志高尚,不同流俗,著眼高遠。
某生上課不聽講,成績不理想,我在和他交流的時候用對聯:好人多自苦中來,莫圖便易;凡事皆緣忙里錯,且更從容。意在說明做人應該吃苦,做事忙易錯。
現在學生之間流傳著這樣幾句話: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多跳蚤,收拾書箱好過年?;谶@種現象,我利用晚讀的時間勸戒他們:何勤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花;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意在告訴他們春秋佳日,正是讀書治學的大好時光,應該倍加珍惜,不可以虛擲,要通宵達旦抓緊學習。
四、以鄉土對聯資源,進行主題班會活動
玉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名流輩出,公卿俊彥,詩人墨客和滇中先賢留下了無可勝數的有價值的楹聯。如能把這些蘊涵深厚文化底蘊的對聯納入主題班會活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首先,向學生推薦了學校圖書館的書目:《滇中名勝楹聯選》《云南名人佳話》《可愛的家鄉——玉溪》《云南文化之邦》《玉溪名勝》等。并要求學生做到:①所到一處勝跡,遇對聯則工工整整地抄錄,并注明出自何處勝跡。②如遇寫景名勝聯,則須對對聯撰寫者對此處風景的觀察角度再度感受,以品味到對聯之妙方好。③聯中可能會涉及地方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可就近向知情者(包括景點負責人)討教。④對聯中涉及的歷史人物、故事,名勝古跡中其他文字的閱讀求得了解,并作好筆記。⑤收集有關人物的對聯故事。讓學生收集整理,然后分別以不同的主題進行分門別類,以便開展主題班會,根據對聯講故事或者根據對聯猜橋名、人名。
通過這一系列的以鄉土對聯為載體的主題班會活動,引導我們的孩子去關心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塊土地,去發現、領悟、認識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歷史文化,去關心祖祖輩輩耕耘于這塊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鄉親,和他們一起感受生命的快樂和痛苦,從中領悟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并將這一切融入自己的靈魂與血肉中,成為自我生命的底蘊與存在之根。這就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豐厚的精神底子”。
參考文獻:
[1]王曉明,周平.現代名人名聯選注[M].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2]胡向榮.師愛論[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3]蔣超文,劉樹謙.教師的人際關系[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3.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