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方
【摘 要】英語課堂的前五分鐘,看似短暫看似簡單,實際上有重要的作用。筆者把這八分之一的課堂時間交由學生進行自主的活動。本文從八分之一的主人,八分之一的內容與形式,以及八分之一的效果與延伸幾個方面的論述,闡述了如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在活動中發(fā)展英語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英語課堂;八分之一;主動性
一、讓學生做課堂“八分之一”的主人
首先,教師的大膽放手很重要。不少教師一直嘴上說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行動上卻不能事事以此為原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學生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此茊l(fā)式教學,卻是學生沿著老師設計好的問題,一步一步地走,一板一眼的,從不敢越雷池一步。學生一點自主性都沒有,更不要說張揚個性了。學習是學生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好的教師就像是足球比賽中的裁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應當始終是一個幫助者,在學習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及時給學生以指導,把他們引領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大膽放手,就不要怕學生犯錯誤。犯錯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在發(fā)現(xiàn)錯誤與探索正確的沖突中摸索才能有真正的成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但學生不是被動的容器,而是有主觀能力作用的人。教師在起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我們要堅信:放手,學生會飛得更高。
其次,學生主人翁意識的覺醒很重要。就在筆者剛剛開始在課堂上進行“八分之一的改革”時,要求學生自己去安排課前這五分鐘的時間,不少同學還是不愿發(fā)掘自己的能力。一再詢問老師,我應該選取什么內容呢?我可以和幾個同學做任務呢?直到筆者拒絕了除了語言本身以外的其他問題,孩子們才開始真正硬著頭皮做任務。當然,剛開始的五分鐘的安排創(chuàng)新部分很少,大部分都是課文表演,復述課文等形式。漸漸地,不少同學在實踐中開始探索改變,課文的表演增加了新的句型,增加了新的人物。表現(xiàn)形式也越發(fā)新穎,表演能力也越來越強,學生們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開始逐漸蘇醒。此時,筆者認識到,原來學生的可塑性是很強的,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往往超出我們的想象。
二、“八分之一”的內容與形式
課堂四十分鐘,最開始的八分之一也就是五分鐘雖然短暫,但是一旦當我們開始重視它的作用,它就會變得必不可少而且精彩紛呈。很多內容和形式都是學生自己探索出來的,新穎并具有創(chuàng)造性。
(一)以課文為原點進行延伸。
1.表演課本原文。這是最基本的表演內容。學生只要按角色來表演即可。這種內容簡單基礎,學生表演起來得心應手,有鞏固復習的租用。當然這也是檢查學生課堂知識掌握情況的很好途徑。只是缺少了創(chuàng)造性。
2.在一篇課文的基礎上改編,增加新的人物或者新的場景,或者對課文進行故事續(xù)寫。這種內容初步體現(xiàn)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且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以致用。
3.將幾篇有關聯(lián)的課文整合,組成一個新的故事進行表演。這體現(xiàn)了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展現(xiàn)了相當的綜合語言能力。例如將節(jié)日的課文與買東西的課文結合,將去公園游玩的課文與公共標志相結合。學生的線性思維向面性思維發(fā)展,提高了學生的整合知識的能力。
(二)對課外資源進行拓展。
1. News Report(時事新聞報導)。學生根據《英語周報》《學習指導報》等課外資源中尋找話題,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對內容進行簡化,成為一篇簡單易懂的report向大家介紹。這是一種很好的拓展方式,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Enjoy Music(英文歌曲欣賞)。這看似是一種很簡單的方式,但實際上卻有很大的意義。筆者要求學生可以選擇一些難度不大的,生詞量少的歌曲進行欣賞。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要求做任務的同學自己課前學會歌曲,課上教全班同學進行演唱。另外每逢節(jié)日也可播放一些相關的歌曲,如:“Jingle Bell” “Silent Night”?等,同時簡單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文化。同學們從這種方式中體會到,原來學習英語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還可以成為一種高雅的愛好。
3. Tell stories(講講故事)。同學們可摘抄課外幽默、笑話、故事、謎語等,這些內容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拓寬了學生思維空間。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注意的問題是:故事不宜太長,講完之后要求學生提問1~2個問題,以此檢驗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
1.根據身邊發(fā)生的事情自編情景對話。例如有同學根據學校開展的活動如運動會中發(fā)生的感人事情變成對話,也可以就某個主題進行討論,將語言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收到較好的效果。這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白,語言,是用來運用的。
2.創(chuàng)造性的趣味小游戲。猜測活動如Guess my friend。臺下學生為找出臺上學生的朋友是誰,就可能發(fā)生要問到這些問題:Is your friend a boy or a girl? How old is he? Is he in Class One?
When is her birthday? Whats her favorite food? Whos his best friend?
Can he swim? Does he live in the school? Has he got a pet? What does she like? Has he got big eyes? Has he got long hair? Is he Tom?這就是有意義的交際,也是訓練學生用英語思維的重要一環(huán)。
在活動的形式方面,可以是學生的個人表演,也可以邀請幾個同學合作完成表演。也有同學大膽邀請筆者作為特邀嘉賓參與表演,筆者都欣然接受,并且聽從同學的安排,盡量少發(fā)表意見,讓表演更加貼近學生的真實水平。無論是哪種形式,在這英語課堂短短的八分之一時間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開發(fā)的能力。
總之,“八分之一”的課堂改革應當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我們要把在這五分鐘內學生所發(fā)揮的課堂自主精神逐漸延伸到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延伸到整門學科的學習中,延伸到整個教育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