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亞波
[摘要]高職院校經過長期的技術與知識的積累,已經漸漸具備科學研究能力和實力。而高職院??蒲泄芾聿块T需要以此為創新的契機,利用創新的科研管理工作,引導正確的科研方向,促進高職院??蒲邪l展,逐步展現自身優質因素,成為提高高職院??蒲泄ぷ鞯男聞恿Α?/p>
[關鍵詞]科研管理;成果管理;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6-0017-02
如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進行科研工作,不僅是對科研、教學和產業化三大智能的完美體現,同時也提高了應用教學的質量,增強了教師自身的管理,還大量培養了迎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高職院校創新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強高職院校管理的內涵,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對促進教育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科研成果管理缺失的問題
(一)認識存在誤區
在很多人眼中,高職院校的內涵只是學生學習知識和教師培養應用人才的地方,教學才是高職院校的重要內容,科學研究離自己很遠,根本就不是自己該去做的,應該是專門的科研機構去做的,既然沒有多少科研的預算費用,也沒有來自教育部門的科研政策,不必要開展科學研究。這種單薄的科研意識嚴重滯后了科研工作,導致了高職院校固步自封,很難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二)缺乏科研人員
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相比于高等院校,教師自身的能力、持有的職稱以及開展科研的能力都較差,沒有什么科學研究的經驗,也沒有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如果想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卻缺乏相應的科研人員。雖然隨著高職院校高素質人才的不斷引進,人才儲備量不斷增加,但是高職院校依然缺乏高層次的科學研究人員,無法作為領頭人建立高素質的科研團隊。
(三)缺乏科研積極性
在很多高職院校中一直存在著滯后的問題,高職院校還是遵循職業教育的思維教育方式,而高職院校的領導也缺乏對科研的認識,而且在經濟并不發達的地區,科研應用的缺失也導致科研工作停滯不前。科研管理工作沒有創立新型的管理體制,科研以及教學的成果沒有創新的評價機制,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對科學研究缺乏相應的積極性。
(四)科研管理無法與時俱進
高職院校的管理機制依然停留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事務性管理的模式,缺乏以人為本的創新理念,沒有讓科研工作充滿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往往注重學術理論的研究,卻忽略了成果的轉化,沒有體現成果的價值,與市場嚴重脫節。
二、管理缺失的原因
(一)缺乏主動性
高職院校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起步較晚,研究應用性技術項目很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科研管理缺乏主動性。由于很多科研的管理人員依然把管理工作當成一種事務性的行政工作,多為重復性的工作,沒有多少創新的內容,僅僅流于表面,沒有主動將科研人員和企業之間建立聯系,只是單純地進行成果的鑒定以及科研成果的存檔報獎等工作,沒有將科研成果進行全面轉化。
(二)缺乏市場意識
高職院校無論怎么改變學校的工作內容,教學依然是工作的重點,教師的工作量非常大,沒有多少時間用于市場的調研以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所以,對企業的需求缺乏了解,對市場的信息缺乏收集,無法針對市場需求調整科研方向,導致科研成果無法進入市場。這是因為缺少一定的配套機制,也沒有經費投入作為保障,沒有辦法對科研成果進行推廣。同時,科研人員沒有市場意識,無法尋找契合企業的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往往脫離市場的需求。
(三)缺乏管理人員
很多高職院校的管理部門人員很少,日常的管理工作還勉強維持,但是很難抽調人員針對科研成果進行推廣和市場宣傳。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可以將科研成果進行轉化的管理團隊。
(四)合作不協調
科研成果不是行政式的事務性工作,科學研究出來的成果需要轉化成生產力,讓市場認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大量信息作為支撐。高職院校的科研人員沒有渠道了解企業的需求信息,企業也無法知曉高職院校的科研能力以及管理機制??蒲谐晒麤]有辦法進行轉化,而企業也無法找到自身需求的科研成果,缺少相互交流的平臺,因此增加了科研轉化的難度。
(五)沒有完善的激勵政策
很多高職院校只重視科研成果的學術發表,對科研人員的獎勵,卻沒有重視成果轉化,沒有制定成果轉化的獎勵制度,忽略了科研課題的成果推廣,而成果轉化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導致科研人員沒有科學研究的熱情。
三、科研成果管理的創新
高職院??蒲谐晒芾憩F狀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對管理機制和體制進行創新,在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我們要尊重科學研究的發展規律,制定一個操作性強的、可以進行持續發展的規劃,建立一套完善的創新管理模式。
(一)打破傳統,理念更新
常常誤以為,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會是一種被動的管理服務,卻往往忽略了科研管理本身具有的創造性,還有對科研工作的引導和調控作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很難對科研的發展起到什么作用,而且還會扼殺很多科研的機會,妨礙了科研的發展。因此需要改變管理的意識形態,需要制定完善的規劃,通過協調各個關節之間的關系,打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環境。同時需要加強和市場的聯系,尤其是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的關系。這樣不僅促進了科研的發展,也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對理念進行更新,體現管理的創新。
(二)提高管理水平
科研工作需要科研人員隨時把握科學研究的所處環境、市場競爭中所面臨的困難以及自身需要擁有的創新思維、工作方法、合作形式等。管理者要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要學會自發性管理,包括團隊的管理和合作,善于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做到公平工作公開,建立相對和睦的對等關系。同時管理工作還需要明確科研工作的目標,了解科研工作的現狀,還要對全國的科研趨勢加以確定,了解科技工作的內容以及科研工作的理論方法和價值。不僅要兼顧學院長遠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讓科研遵從市場需求為導向。
(三)建立完善的流程
管理的合理有效直接影響著科研工作的健康發展,管理部門需要通過調研和規劃不斷調整科研方向,對團隊和人員進行有效的協調,加強過程的管理,包括立項、科研、驗收以及投入的使用情況等,針對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訂立相關的獎懲制度以及考核的內容方法。制度的建立需要對教師的能力和科研的條件進行綜合考慮,避免積極性被削弱,努力實現自我的突破,實現成果的全面轉化。
(四)實現全方位管理
科研管理人員的作用不僅是監督,也是服務。傳統的管理方式只是片面的工作方式,只有監督,沒有服務。但是到了現在,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科研工作發展,也沒有樹立起管理部門的應有形象。這就需要科研管理者改變自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主動為科研人員提供不同的信息和各種資源,為滿足科研人員的需要的服務。制定具有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流暢的溝通渠道,對教師在科研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予以解決。另外需要加強科研項目的成果轉化以及市場的推廣。努力建立良好的環境氛圍,將服務工作落實到實際,促進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建立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
高職院校中的教師對外界的溝通以及社會信息的把握非常欠缺,尤其是市場的變化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力,導致科研成果轉化率很低,沒有與企業聯系起來,缺失有效的運行機制,無法做到科研成果的推廣,不能實現成果的商品化。科研管理部門需要通過各職能部門以及企業和政府之間建立聯系,大力推廣成果的轉化;建立面向市場需求的運行機制,安排相應的人力投入和資金投入,促進科研成果的開發;將企業引入科研項目,做到產學的合作;讓擁有能力的教師擔任企業的主管,讓他們充分了解市場的需求以及企業的情況,讓科研工作具有明確的方向,實時掌握市場信息;建立考核機制,對科研工作項目進行評價和考核,對教師進行職稱評聘,提高實力的增強。
(六)建立人才保障體系
科研人員的創新意識不足,導致科研隊伍的狀態不穩定,科研條件需要進一步改善,避免影響科研成果的質量。所以需要建立穩定的科研環境,結合定性和定量的管理,利用政策和待遇肯定他們的價值,實行科學評價機制,促進科研工作進一步提高。
(七)加強產權保護
產權保護可以防范技術被侵犯,確保成果的順利轉化。這就需要科研管理部門為研究小組進行專利的申請,還要對成果進行宣傳和推廣,積極保護研究成果的知識產權。
綜上所述,高職院??蒲泄芾聿块T需要通過創新的科研管理工作,引導正確的科研方向,促進高職院??蒲邪l展,逐步展現自身優質因素,成為提高高職院??蒲泄ぷ鞯男聞恿Α?/p>
(責任編輯:桂杉杉)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