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紅
摘要:本文主要對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學生能力培養策略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學生能力;培養策略
1.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學生認識不足、教學模式落后
在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中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停留在上網聊天、看小說、玩游戲這些方面,還沒有充分認識到計算機在信息搜索、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作用。再加上計算機學科本身性質的因素,其對實踐性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國很多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是自己將一些操作法、分析法、演示法等計算機操作操作方法總結出來,剝奪了學生們獨立思考、總結、學習的能力,教與學不能恰好融合。教學的效果不明顯。
1.2教學設備陳舊、教材相對而言落后
計算機硬軟件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然而我國很多技工學校的計算機還使用Windows XP系統,這就給要學習使用WIN 7、WIN 8系統的學生帶來了很大影響。因此,科技的快速發展,加速著主流操作系統以及辦公各個軟件的升級,但是學生教材的改版沒有那么快,造成了教材方面的滯后。
2、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學生能力培養措施
2.1加大計算機課程改革力度
對于技工學校相關領導來說,一定要加大對本校計算機課程改革的力度,進而能夠確保所教課程跟當前計算機發展的步伐一致,尤其是加強對學生們實踐部門的課程比例,使學生們能夠多學到實踐技能,一方面通過網絡查閱新的計算機技術和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新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后,可以及時動手操作,
進而能夠在學生們充分掌握計算機一些操作規程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們進行下個課題安排,要求學生們將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再結合網上資料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任務。另外,對于學校來說,學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學生和任課教師來布置一個共同的課題,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們跟老師一起合作,共同來完成任務,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在跟教師合作過程中,學到老師處理問題的一些實踐技能,同時還能進一步加深教師跟學生之間的感情,使學生們對學習計算機充滿興趣。
2.2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對于技工學校來說,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師資力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技工學校可以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外,還可以對計算機類教師進行經驗交流會,使計算機專業教師能夠分享彼此的經驗,進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另外對于計算機教師來說,也要不斷學習新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從而能夠為學生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激發起學生們學習的動力。
3.培養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創新能力
3.3.1情境教學法
例如對于計算機的課程教學,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如果存在理念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為學生們制造出相應的情境,進而使學生們在具體情境下去思考相關的計算機問題、知識,以及怎樣解決問題。情境教學法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們在具體情境中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將學生們學到的抽象的理論知識靈活運用,最終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創新力。
3.3.2案例教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選取常見、盡可能多的案例作為教學參考,以各個主流新聞首頁網頁為例,提高計算機實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使學生們非常輕松的學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制作網頁的措施和方法。因此,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師一定要合理利用案例教學法,將課本的理論知識跟案例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激發出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深學生們對知識學習、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3.3.3討論研究法
討論研究法主要是指教師可以在客廳上提出一個爭議性較大的課程議題,然后跟學生一起進行爭辯和討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選好議題,太過簡單,就失去討論的價值,難度太高,已經超出了學生的知識水平,也就失去討論的意義。因此,對于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師來說,一定要充分利用討論研究法,使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參與進去,只有講過相應的討論、爭辯,學生們才能掌握和理解相關理論,提高學生們對專業知識認知,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們的計算機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4培養技工學校學生計算機教學的學習能力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已經成為包含網絡、軟件、硬件、人工智能等集于一體的學科體系。因此,對于技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來說,很難通過短短的一兩年學習就將全部的計算機技能學會,所以說必須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們在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后也可以通過自學來不斷提高自己。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自主通過計算機去進行實踐,并得出自己的結論。例如在制作圖表教學中,教師只需將課題規定好,任務完成所需的數據和內容,都要求學生自己在計算機上查找、篩選、分析、計算,使學生們獨立完成圖表制作任務,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
3.5加強對學生們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主要是指人們通過概括、比較、綜合、抽象、分析、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一些感性的事情經過相應的加工,最終轉化為自己的理性認識的一種能力。對于計算機技術來說,其本質上是屬于一種微觀技術,人類通過感官很難直接感知。因此,要想將這些技術名詞在最短的時間內轉化為感性認識,可以通過類比法,將無形變為有形。例如,在講解信息傳輸時,將信息類比為水在管道中流動。學生理解起來就變得非常容易,在實踐中也能更好的應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教學理念,針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一定要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邢建華.探討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學生能力的培養[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33:9399-9400.
[2]靳宏.淺析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的幾點認識[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12:165.
[3]劉春梅.淺析技工學校計算機專業現狀與教改的實施策略[J].職業,2012,11:39-40.
[4]李小玲.技工學校計算機一體化教學的探究[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2,14:137-138.
[5]劉赫.技工學校計算機教學創新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