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珉
【摘 ?要】聲樂鋼琴伴奏不僅要提高伴奏者自身技能,還要注重與演唱者的配合,增進相互聯系,實現二者的比、平衡及統一,以增強演奏效果,提高聲樂的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為促進該目標實現,伴奏者應該把握相關要點,加強與演奏者的配合,促進伴奏效果提升。
【關鍵詞】聲樂鋼琴伴奏;對比;平衡;統一
一、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及
統一的要求
(一)對比的要求
指的是伴奏和演唱的對比,這是整個伴奏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內容。為順利實現二者對比,伴奏者可通過琴聲的音量、力度調節來實現,對這些內容進行靈活控制和調節,實現伴奏者和演唱者的適度對比,進而烘托和渲染演唱,提高聲樂作品表現力,取得更好的演唱效果。但注意伴奏不能超過演唱,也不能一成不變,而應該具有靈活性,始終堅持演唱為主、伴奏為輔。
(二)平衡的要求
伴奏和演唱在音量、力度上達到適宜的比例,促進二者相互融合,使得演唱和伴奏實現平衡,演唱發揮指引和規范作用,而伴奏起到襯托作用。聲樂作品演唱和伴奏時,只有實現二者平衡,才能形成完美的藝術品,增強作品的吸引力和藝術感染力,帶給觀眾更好的視覺和聽覺享受。
(三)統一的要求
指的是演唱和伴奏的協調及配合,演唱和伴奏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密切聯系,以取得最佳的演奏效果,實現二者融合。同時,演唱為主,伴奏為輔,主次分明,但也要兼顧到二者相互密切配合,體現出作品的整體性,提高演奏效果。
二、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及
統一的要點
(一)對比的要點
需要注意的是,伴奏和演唱應該適度對比,伴奏者應該區分和掌握音量的力度,在伴奏過程中,可以通過力度的變化,進而更好展示伴奏的層次性和變化性,有效保障伴奏效果。伴奏在前奏、間奏是獨立表演的,這時不能一味的加強力度,要關注的是傳達出歌曲的情感,為更好演唱做鋪墊。如果演唱作品是高亢、激進的,可適當增加伴奏力度,為演唱做鋪墊。如果演唱作品是溫婉、抒情的,伴奏要注意輕重緩急,結合演唱者的情感表達,伴奏出平穩、漸強、減弱、抑揚頓挫的力度,與演唱者的情感變化有機結合起來,創造良好氛圍,從而為演唱創造條件。伴奏者還要熟悉演唱者的音色、音高,從而更好適應演唱者,靈活調節對比度,不斷提高伴奏水平。
(二)平衡的要求
伴奏是為演唱服務的,要想讓伴奏和演唱的平衡有效結合起來,需要二者經過一定時期的磨合,進行多次訓練,相互尋找感覺,從而在演唱和伴奏時實現良性循環。平時練習時,伴奏者要將二者平衡性較差的地方標記出來,相互進行交流和溝通,達成情感共識,并根據演唱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伴奏的音量和力度,有效處理二者平衡性較差的地方,促進演唱和伴奏的平衡性提高。正式演奏過程中,伴奏者和演唱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這時二者要通力合作,保證作品的平衡性。總之,伴奏者和演唱者要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彼此包容,密切配合,促進演唱和伴奏效果提升。
(三)統一的要點
統一包含豐富的內容,既包括伴奏和演唱的相互統一,二者實現對比和平衡,還包括伴奏和演唱各自的統一。伴奏者要明確,伴奏也要充滿感情的進行,并且這種感情來自對作品的了解,也受演唱者影響。整個伴奏過程要始終充滿感情的進行,合理把握伴奏的音量、力度,讓伴奏和演唱能在較高程度上實現統一。此外,還要注重前奏、間奏、伴奏、尾奏的協調和統一,這些地方伴奏完整和統一,對提高整部作品完整和統一具有重要意義。伴奏者也要全面把握,融入自己情感,實現與作品情感的統一,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聲樂鋼琴伴奏具有自身顯著特點,為提高伴奏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實際工作中應該處理好對比、平衡及統一的關系,更好展示伴奏的藝術影響力。作為伴奏者,需要加強相關內容學習,對作品和演唱者風格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從而提高伴奏水平,增強伴奏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
參考文獻:
[1]趙昕.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及統一[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2),104-105.
[2]鄒彥卓.論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與統一[J].樂府新聲,2009(4),194-198.
[3]徐艷.論聲樂鋼琴伴奏中的對比、平衡與統一[J],才智,2015(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