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萍
【摘 要】高職思政課堂融入時事新聞既能有效實現思政課理論性、實踐性、時效性、針對性的內在要求,又能彌補高職形勢政策教育的不足。通過課前精選時事、課上精心組織實施、課內外精確討論、課后延伸閱讀等,可以有效實現高職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堂 ? ? 時事新聞 ? ? 實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時效性很強的學科,教學實踐表明,在思政課堂教學過程中融入時事新聞,能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時效性,也能彌補目前時事新聞教育的不足,更能提高思政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高職思政課堂融入時事新聞的實踐操作如下:
一、課前開展時事新聞講評
課前開展“時事新聞講評”教學活動,就是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在課余時間收集最近一周發生的時事新聞材料,要求學生在收集、整理時事新聞的基礎上,精心挑選一二條時事新聞,結合課堂所學思政理論知識對其進行分析評述。要開展好這項活動,必須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準備階段: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課外時間多上網、多看電視、多聽新聞,并用心搜集、摘錄、梳理時事新聞資料,了解時事新聞的內容和背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透過現象抓住本質,運用思政課堂所學過的理論對時事新聞進行分析研究,然后形成自己的見解,對材料進行評論和綜述。
2.實踐階段:利用每次課前10分鐘時間進行時事新聞演講活動。具體做法:講授新課前每班安排一學習小組參加,小組派代表進行演講。演講的內容包括兩部分,先講時事新聞的內容是什么,然后針對所講的內容談談對這則時事新聞的評論,這兩部分內容更要突出評論這一部分。同時在講的過程要求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積極思考。
3.評價階段:學習小組學生演講完后,其他同學聽后對這組同學的發言有不同觀點可進行補充,補充發言同學以自愿形式。為了調動同學發言的積極性,以課堂加分形式給予鼓勵。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教師總結點評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演講者所講時事新聞的內容進行簡短歸納;二是對其所運用的理論觀點進行正誤判斷;三是指出其講評過程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最后進行總體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這樣更容易調動學生參與時事講評的積極性。
二、課中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穿插時事新聞
1.創設情景,以時事新聞熱點導入新課。導語如何開啟,教師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把學生帶入新課,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整堂課的學習興趣。但很多高校教師忽視了這一環節,直接就進入理論的講解過程。而新鮮的時事熱點開場往往能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八章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個人收入分配制度》這一內容之前,引入了社會新聞熱點“袁隆平陪老伴逛車展”和央視新聞1+1視頻 “袁隆平院士的財產”導入新課,在此基礎上,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以下兩個問題:“袁隆平院士的財產是按照什么分配方式獲得的?袁隆平院士的財產分配方式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內容。短短幾分鐘的課堂導入,引發學生思考,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熱情。
2.課中結合最近發生的時事新聞熱點分析政治理論觀點。教師在講述某一政治理論知識點時,選用與之相關的時事新聞熱點作為例子,這不但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進一步引發學生對社會、對國家、對自身的思考。如在講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一章第三節《正確對待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順境和逆境》這一內容時,引用了“無臂無腿勵志大師尼克·胡哲”這一社會熱點新聞,通過形象圖片展示和案例的講解,使學生意識到雖然沒有手腳去接觸世界,但尼克看清世情,能用說話觸動人心。尼克這一新聞令學生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決定我們將來的,不是環境,是態度”。針對這則案例,布置了一思考題:“這則案例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由這則例子想到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論境遇順逆,只要認清目標,積極面對,生活其實滿是祝福。
3.善于運用課堂討論式教學方法。教師課堂上提出有爭議的、復雜的時事政治熱點,設置問題,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既結合時事又用書本的理論知識來分析問題,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點評。如在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第二章第二節《做忠誠的愛國者》這一內容時,在課堂上引入以下三則熱點新聞:“西安市民開日系車被人用鋼鎖重擊砸穿顱骨”“海南青年稱‘中日釣魚島開戰日本人會贏被朋友殺死”“日系汽車停在小區車身被劃”。針對這三則新聞事件,本人設計了兩個思考題:以上這些行為是愛國行為嗎?你是如何看待這些事的?并展開課堂討論。通過討論讓高職學生正確看待中日關系問題,知道愛國應當是一種理性的行為,不是簡單的情感表達,要講原則,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來進行,不能以犧牲國內正常社會秩序為代價。
三、課后關注時事
1.舉行時事新聞知識大賽。黨的每屆代表大會召開通過的報告內容很重要,為了讓學生領會黨代會的精神,教師要適時舉行時事知識大賽,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關注國家、關注社會的觀念。例如在全校學生中開展學習十八大報告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次時事知識競賽活動,不但取得不錯的效果,并將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活動推向高潮。
2.編寫時事新聞小報。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結合時事新聞,組織學生編寫時事新聞小報,指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利用課余的時間設計、編寫,完成后并在年級段范圍內舉行時事新聞小報交流評比活動。通過這一活動,學生不但認真學習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而且在編寫小報的過程中培養了團結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邦勇.真誠勤勇育英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與實踐[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