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永紅
摘要: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實踐的主要產物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以及實施,是各種理論機制的高度概括以及實踐成果的總結,對于社會經濟、國家政治、建設生態文明以及政黨的穩步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這也決定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逐漸創新與發展。為此,筆者從我國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對該制度的實施做重點分析,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創新。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
0.引言
實施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加強社會主義制度的教育力度,能夠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完善和發展,對于逐漸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該制度的實施與完善,對于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1.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要性
1.1理論體系的實踐成果
建設以及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利于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也利于民族的繁榮和昌盛。這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后,共產黨領導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經過多年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也逐漸積累了更多的實踐經驗在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中國唯有堅持走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將該制度作為行動指南,才能夠保證社會的和諧發展,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這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施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指導方向,也是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要求[1]。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必然選擇
學術性與理論性本來都應該是社會主義制度下思想政治理論的應有的范疇,因為理論與實際是息息相關的,所有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學術性的思想都必定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唯有通過無數次實踐經驗才能夠總結得出理論性的思想。建設以及完善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需經過一個復雜、系統化的過程。而這一歷史發展過程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并且完善的進程,經過實踐證明不斷完善理論體系,也是我國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逐漸轉變成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的一個過程,更是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指導思想,引導大眾化社會實踐的一種新要求。因此,唯有不斷發展以及完善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才能逐步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2]。
2.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這兩者間的關系
2.1在社會主義制度中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設與創新
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由多個分支制度構成,也是由社會建設、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具體制度組成。因此該制度體系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設理論、實施理論等體系構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是思想工作者在自覺的形式下,將主觀的政治思想作用于客觀的工作,兩種機制相互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是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主要表現在靜態的政治思想路線,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從動態來說,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總目標和具體的措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思想工作的內容、形式等關系的有機統一。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活動,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功能的實現是借助思想政治的教育制度。這說明了建設以及完善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時,建設以及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極為重要[3]。
2.2該制度對教育話語的指向作用
實行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對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起著決定作用,也就是說,實施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體制度,決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發展,即包括制度的建設與實施,思想政治的教育與管理以及話語指向的發展等。而產生并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實踐的發展一樣,都經過了長達幾十年的發展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與其制度的實施是在發展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因此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實施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指向起著決定性影響。此外,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能夠反映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具體發展情況,也能夠逐漸促進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實踐的發展,推動制度的建設的以及建設[4]。
2.3該制度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發展以及制度建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施對于建設和實行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發展規律和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客觀規律相吻合。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是為社會政治制度和黨的政治任務服務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是政治工作的延伸,旨在新形勢下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調動人們積極性,共同促進黨的和諧建設而發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對文化、政治、經濟管理等方面都有較深的影響,發揮著直接管理和調節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逐漸發展以及創新,對于社會制度的完善以及實行提供了實踐來源,也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朝著大眾化的逐步發展,更能夠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逐步建設以及實行,可以創新現代思想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話語,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大眾化、時代化得以實現[5]。
3.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
3.1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具體表現
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客觀存在的一個必然表現。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應在實踐發展中加以完善,該體系指導著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社會實踐和發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以及實施,構建和諧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設,必須要有正確的思想引導,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同時這也離不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正確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樹立好思想工作者的自身形象,是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關鍵。政治思想工作者要做好思想帶頭的工作,成為思想引導者,這不僅僅是從宣傳上做好,還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以身作則,政治思想工作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利代表,因此需要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遵循人本主義,是社會公平性與民主性的具體表現。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民主平等思想已經深入到每位群眾的心中,人們的自主觀念以及民主法治觀念在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在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應平等對待每個人,做到以理服人,才能促進和諧。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維護黨的思想理論主流的工作者,但這種工作不是教條化的,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尊重不同主體的利益,在保證黨的思想的前提下實施的。當人民內部發生矛盾時,要堅持黨的方針和路線,確保用正確的思想引導,轉變錯誤的思想意識。這充分體現了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反映,堅持主觀發展達到客觀的發展規律[6]。
3.2要求逐漸完善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發展現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起著推動作用,這說明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大眾化和時代化發展,對于促進中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實踐進程起著重要推動價值,這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的必然要求。這是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發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發展是屬于黨和政府推進和實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戰略目標是以國家政治、社會經濟、生態文明的建設、社會文化以及共產黨的建設等所有職能發展的一個客觀要求。思想政治理論中的學術性與理論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應該引起人們同樣高度的重視,只有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把學術性與理論性有效地結合互動起來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的話語創新發展,在提高人們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以及較高的政治覺悟。唯有這樣,在完善以及實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過程中,或在逐步發展話語的過程中,才能夠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以及實行,并充分體現該制度建設情況以及發展現狀,以此促進該制度的全面發展,實現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和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建設,并加強這兩者對社會實踐的指導,促進社會制度的完善與實行[7]。
3.3強化整合教育觀念,逐漸發展以及創新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在時間中才能夠體現出價值,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較為復雜,方法也不是統一的,因此要以思想為導向,注重過程實施,促進思想工作順利實施。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加強行政審批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審批工作做到公正、公平。了解工作者的主流思想,從而進一步確定他們關心和擁護的是什么。在確定好工作者的思想和動態后才能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對不同的受教育者展開思想政治工作。在實施思想政治工作時,要根據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人的工作性質和價值觀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夠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要緊密群眾關心的問題,用合適的方式正面引導和解釋,還可以利用現代化傳媒技術,多方面傳遞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當前要完成的任務,增強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利用多種方式,展開宣傳和工作,使實現政治工作充滿著新時代的色彩,促進思想工作與時俱進。
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時,還可以開展和諧社會活動,將思想政治工作滲入其中,使群眾和工作者潛移默化受到正確思想的熏陶和教育。通過和諧的工作氛圍,促進內部工作人員的凝聚力,使其工作更為群眾著想,共同促進社會和諧。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黨的思想工作的引導者和執行者,因此必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質,促進黨的思想工作有效進行。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要把握好正確的角色定位,在工作汲取經驗,并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要在改革中找準方向,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養。一方面,新時代的人員要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將政治思想轉變為行動力,才能夠將這些思想引導到實際工作中來。另一方面,通過選拔思想作風、政治素養高、組織能力強的干部群眾擔任思想政治工作者,落實科學發展觀,使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8]。
此外,建設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體系要求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建設以及實行、話語的發展以及創新作為基本切入點,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引導下,加強教育觀念的優化整合,以此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逐漸創新和發展[9]。
4.結語
建設以及實行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指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也對建設以及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等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發展以及創新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發展正是創新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選擇,可以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完善,為了發展以及創新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要求加強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設,加強教育觀念的優化整合。
[參考文獻]
[1]梁培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施與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創新發展[J].廣西社會科學,2012,19(04):365-366.
[2]黃超李憲倫張衛平.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話語功能發展[J].學科建設,2013,10(02):365-369.
[3]朱其東,李憲倫.思想政治教育工具理性和社會價值理性探析——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進為視角[J].廣西社會科學,2012,10(12):156-158.
[4]葉宗波,李憲倫.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選擇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自覺遵循客觀規律的境界[J].廣西社會科學,2012,21(32):299-301.
[5]杜修橋.當前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政工學刊,2013,16(21):156-157.
[6]鄒柳云.論思想政治工作與和諧社會建設[J].湖湘論壇,2013,08(15):168-169.
[7]覃雪梅,李憲倫,朱其東.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話語”新體系和辭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創新發展的啟示[J].廣西社會科學,2011,03(09):667-668.
[8]黃超,李憲倫,張衛平.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話語功能發展[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05(04):332-333.
[9]馮躍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辭學凝煉的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話語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09(10):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