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評價及空間差異研究
丁波閻東彬
河北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071051
[摘要]明確“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質量內涵的基礎上,從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城市建設、城鄉統籌和生態環境五個方面,構建了包含32個指標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利用熵值法進行綜合測度,借助聚類分析法將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分為四種類型:高水平、中高水平、中低水平和低水平地區。在此基礎上分析每類地區的質量特點和短板,對各地市新型城鎮化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的建議。
[關鍵詞]以人為本;新型城鎮化;熵值法;空間差異
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的發展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國家新型城鎮化道路中我國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新型城鎮化的本質是“以人為本”,以城市群為主體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河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也提出了將城鎮化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構筑以京津兩個特大城市為核心,石家莊、唐山兩大城市為區域中心的城鎮體系。
2.1指標體系構建
本文基于“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堅持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公平和諧、空間結構合理、資源有效利用、環境友好保護的原則,從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城市建設、城鄉統籌和生態環境五個方面,選取32項指標構建河北省“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質量指標體系。
2.2評價方法
學術界關于綜合指標評價的方法有很多,總體上可分為主觀賦權評價法和客觀賦權評價法,為避免主觀賦權法隨機性和臆斷性,本文采用熵值法對各個指標進行賦權,在此基礎上進行加權求和的方法求得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的綜合得分。
根據熵值法的計算過程,對河北省2012年11個地市,5個子系統32個指標數據進行處理,計算出河北省各地市新型城鎮化綜合得分和各子系統單項得分。
3.1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發展綜合分析
為更好研究河北省不同地區間新型城鎮化質量空間差異,本文利用SPSS軟件對2012年的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得分進行系統聚類,得到河北省11個地市新型城鎮化質量聚類譜系。
3.2高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
高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包括秦皇島市和石家莊市,兩個城市的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得分均在0.75以上,且社會經濟發達和公共服務質量高。
秦皇島位于河北省東部,屬于東部沿海城市,其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最高,在新型城鎮化發展各方面的得分也較高,尤其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和城市建設得分排名在全省排名前兩位,和石家莊相比生態環境質量最具優勢,相比較而言其城鄉統籌得分較低,在今后推進新型城鎮化質量的進程中,積極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漸縮小城鄉差距,努力實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3.3中高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
中高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包括唐山市和廊坊市,屬于環京津城市,其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得分保持在0.70,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得分較高。
唐山市作為河北省的經濟中心,其經濟發展得分位居第二,公共服務、城市建設和城鄉統籌得分也排在第三名,但是其生態環境卻處于倒數第一位,這是由于唐山屬于重工業城市,工業在推動城鎮化過程中卻也帶來了生態環境壓力。因此,唐山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注意優化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優化生態環境。
廊坊市位于河北中部,緊鄰北京和天津,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其新型城鎮化各系統間發展較為均衡,處于河北省中等位置,但是城市建設得分相對較弱,廊坊市應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加強城市建設,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3.4中低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
中低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包括保定市、張家口市、承德市、滄州市和衡水市。張家口市、承德市屬于冀北區域,保定市、滄州市和衡水市屬于冀中南地區,新型城鎮化質量得分介于0.59—0.64之間,但是在公共服務、城市建設和城鄉統籌方面,各城市表現的參差不齊。
3.5低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
低水平城鎮化質量地區包括邢臺市和邯鄲市,經濟發展、公共服務、城鄉統籌和生態環境得分均不高,新型城鎮化質量綜合得分低于0.58。
邯鄲市屬于冀中南地區,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相對與其他方面而言,城市建設得分位于河北省第四位,具有相對優勢;但是公共服務得分排名第十,城鄉統籌排名第九,處于河北省中下游水平,因此邯鄲在今后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四省交界的優勢,完善市場體系,優化產業結構,發揮規模優勢,并且努力做好社會保障工作,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邢臺市屬于冀中南部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質量倒數第一,新型城鎮化質量嚴重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其城鄉統籌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也排在倒數第二位,因此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要加大對環境保護和城鄉一體化的投入,積極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協調發展。
“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的復雜性決定了其質量評價不能由單一指標來確定,因此本文構建了包含5個子系統的32個指標體系,為避免權重確定的主觀性,采用熵值法客觀賦權評價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
基于熵值法研究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質量,研究發現:河北省11個地市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不平衡,得分最低的邢臺市和得分最高的秦皇島市綜合得分相差0.24,在空間分布上主要表現在冀東地區新型城鎮化質量遠遠高于冀北地區,冀中南城市群內部新型城鎮化質量差異明顯。需要注意的是,綜合得分較高的地區也存在其短板,比如唐山市新型城鎮化質量排名第三,但是生態環境質量倒數第一,唐山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注意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生態環境;廊坊市應加強城市建設,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排名落后的地市應整體推進,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需注意城鄉統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等。
參考文獻
[1]張向東,李昌明,高曉秋.河北省新型城鎮化水平測度指標體系及評價[J].中國市場,2013(20).
[2]鄒軍.努力實現高質量的城鎮化[J].人民日報,2012-4-5.
[3]葉裕民.中國城市化質量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1(7).
丁波(1986-),女,碩士研究生,助教,河北金融學院經濟貿易系,研究方向:數理統計;閻東彬(1980-),女,河北金融學院副教授,河北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課題來源
2014年河北省統計科學研究計劃(課題編號:2014HY35);2014年全國統計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編號:2014LY107).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