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加鳳
(貴州省獨山縣第六小學,貴州 獨山 558200)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羅加鳳
(貴州省獨山縣第六小學,貴州 獨山558200)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注意弘揚學生主體意識,努力拓展學生學習時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多向?qū)υ挘鹬貙W生個性差異和多元解讀,注重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教學。教師應在分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的偏差的基礎上,提出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個性化;教學策略
閱讀是學生了解和領(lǐng)悟課本內(nèi)容的過程,“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句話可以反映每個同學對于閱讀內(nèi)容都會有不同理解的情況。新課改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將自己的理解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沒有起到培養(yǎng)作用。小學語文的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讓學生通過自主地閱讀來尋求答案,通過個性化的思考、個性化的分析來解決問題,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全面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課堂不再單調(diào)和枯燥,對于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一)膚淺的課程整合。
一位教師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學生朗讀完全文整體感知后,教師要求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精彩的段落,描述畫面后并讀給大家聽。當進行完后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喜歡春天放風箏這幅圖。我能不能畫畫?”教師說:“很好,你們還有哪些方法來贊春?”學生思考片刻,個個爭先恐后地說著“唱歌表示”、“做詩”、“跳舞”,于是,過了一會兒,有的唱起了《春天在哪里》,有的畫了小朋友在放風箏,有的朗誦了詩歌,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而且一直延續(xù)到下課。從表面上看,上述案例確實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來了,也似乎很符合新課堂開放而有活力的特征。然而在這形似才藝展示的背后,學生并沒有真正感悟到詞句的優(yōu)美,并沒有真正學到什么。當然,像這種整合的表現(xiàn)形式還很多,如為追求電教手段的參與程度,語言文字的訓練課堂上多媒體泛濫成災,令人眼花繚亂;或者為了表演,把一篇課文儼然變成了課本劇,又是化妝,又是使用道具,搞得學生的興趣都被吸引到了課本之外了;或者動不動就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在課文的空白處寫上個人的感想等,乍一看確實有創(chuàng)意,讓人眼前一亮,但細細品味,卻并無什么作用,完全是淡化文本,而將精力用在了教材之外,得不償失。
(二)空泛的拓展延伸。
在一些課文的后面,往往設計了一些具有拓展延伸性的練習,教師在課后可以布置這方面的題目,如課后去查找更加詳細的相關(guān)資料,進行一些調(diào)查研究,這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有益補充,是很有必要的。但有的教師卻在未講清文章本身的時候,過多地花費功夫大搞拓展延伸,難免流于舍本逐末之嫌。不久前曾聽了一位教師教學的《五彩池》一文,教師在為學生粗略講述了五彩池的美景之后,便匆忙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課后的附加題,即為五彩池寫段廣告詞,學生倉促動筆寫起來,教師隨機抽取了幾名學生朗讀,由于學生對課文讀得不夠,并沒有將課文的文字內(nèi)化成為自己的語言,未能將文中描繪的景色在頭腦中形成生動鮮明的景色,而只是機械照著課文的詞句來復述,有的則是略作變動,缺乏自己的語言,搞得教師也很失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并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教師的本意顯然也是好的,想實現(xiàn)學生對文本的超越,可惜的是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讀書時間,想象空間,學生無法將五彩池的美景變成自己心目中的圖畫,所以他們的廣告詞只能成為課文語言的復制與翻版。
二、實施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一)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是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前提。
小學生個性化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時代的發(fā)展呼喚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開展。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人獨奏,而是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師生的和鳴。我們知道,語文教學因閱讀而美麗,閱讀因個性化而精彩。因此,我們語文教師理應加強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轉(zhuǎn)變個性化閱讀教學課堂理念,積極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與感悟的平臺,確保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各項目標落到實處。比如,在進行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的教學中,教師改變教學模式,放手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故事的講解。學生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內(nèi)容講解,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課外閱讀講解有關(guān)安徒生的其他童話故事。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在課前從網(wǎng)上看過的有關(guān)安徒生的動畫故事播放給學生。學生欣賞著不同形式的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安徒生的童話,體驗著童話故事帶來的樂趣和哲理,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積極性。
(二)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
陶行知先生曾倡導過“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學生的大腦,在閱讀教學中的集中體現(xiàn),就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不同理解,甚至是“出格”的,教師都應該抱著寬容、欣喜的心態(tài)去對待,不應簡單地以教師的“一言堂”、“標準答案”去取代學生豐富多彩的解讀。教師若是僅從自己教的角度,只關(guān)注自己設計的訓練,不關(guān)注學生的獨特體驗,不珍視學生的奇思妙想,不允許學生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聲音,就會熄滅學生智慧火花的迸發(fā),扼殺個性潛能的張揚,導致學生敢想、敢說、敢為品格的喪失,妨礙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也就成了一紙空談。
小學語文個性化教學的推廣,有效地解決了小學語文教學成果低的現(xiàn)象,教師將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學生的個性成長上,讓學生通過個性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來促進其自身全面發(fā)展。在之后的個性化教學中,還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質(zhì)量,更好地完成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應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淺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zhì)教育論壇,2011,(12).
[2]安生元.淺議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有效實施策略[J].大觀周刊,2013,(6).
[3]許在芳.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版),2013,(2).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