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勤晴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性,認為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關系物流企業的發展。再進一步分析制約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得出了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過高、市場空間小、物流企業信息化進程過慢等原因。文章從企業戰略規劃、市場控制、市場細分以及市場定位等四個維度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物流企業;提升路徑
引言:核心競爭力是指一個企業所擁有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優勢,而這些優勢不同于其他同類企業。就目前認知而言,核心競爭力可分為競爭觀、文化觀、知識觀、組織觀。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夠幫助一個企業擴展市場份額、降低企業成本,從而達到效益增加的目的。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整合性,它是物流企業員工個人競爭力的集合。同時,核心競爭力還具有難以替代性。不同的物流企業環境也就造就了不同的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很長的時間內,核心競爭力不容易被取代。因此,研究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夠幫助物流企業快速的實現資本集聚,也能夠使物流企業在競爭的過程中實現收益最大化。
一、相關文獻回顧
關于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較多,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認識。李雪虎(2013)[1]從顧客價值理論出發,分別對第三方物流企業與核心競爭力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現如今的發展狀況,提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應該通過審視自身價值、量化管理活動、結合測評模型與方法等,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鐘德平(2013)[2]采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講述了德邦物流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相關問題,并從四個維度提出了制約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因素,而后提出相關建議。最后,從企業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及構建學習型組織提出政策保障。楊婉(2013)分析了中小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相關問題,通過構建核心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神經網絡評價模型,對核心競爭力進行評價。最后,根據評價結果提出了提升途徑建議。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通過研究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的影響因素,以期為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提供一點新的參考。
二、制約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因素
(一)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過高。在物流企業運營的過程中,存在著貨物裝載量不足、車輛自營成本高以及企業資本投入大等問題,貨物裝載量不足體現為車輛的每車載貨數嚴重不足、裝車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以及裝車人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差等因素。貨物裝載量不足必然導致每車的成本過高,即在單位車輛成本一定的條件下,運輸量越少,造成單件商品的運輸成本偏高。整體勢必會影響物流企業的整體規劃,從而導致物流企業運營成本過高,利潤降低。裝車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貨物裝載量的不足。裝車人員能否合理運用車輛空間,也是影響車輛裝載的重要因素。
(二)市場空間較小。物流企業的品牌效應還有待提升。沒有在市場上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就不會贏得客戶的信賴。沒有良好的市場基礎,企業的發展就會缺乏后勁。因此,營造良好的市場口碑,需要企業隨時隨地注意自我形象,同時不斷提高自我服務水平。
(三)物流企業信息化進程過慢。隨著物流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物流業務不斷增加,物聯網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物流的需求量成幾何倍數增長。因此,過慢的信息化進程勢必會導致信息溝通不暢,信息化渠道阻塞,部門需求無法實現,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瓶頸。
三、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路徑
(一)構造合理戰略規劃。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構造合理的戰略目標,這樣才能夠使得企業定位準確。企業目標的設定必須要包容企業員工的價值觀,這樣才能夠實現企業價值和員工價值的合理統一。
(二)合理布局降低成本。找到有效途徑是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法寶。首先企業應擁有一種戰略性核心產品。擁有該產品或相類似產品的絕對優勢,從而使得該產品搶占市場。面對產品成本較高問題,物流企業也可以實現重組,以達到范圍經濟的生產模式。
(三)市場細分與合理定位。物流市場大致分為五類:快遞物流市場、零單物流市場、大件物流市場、項目物流市場以及企業物流市場。物流企業要準確區分自己在市場中的相關業務。市場定位指的是能夠準確的知道自己在市場中的屬性,把握經營好自己的主營業務、服務范圍乃至功能定位。提高物流企業的市場吸引力,對于市場就必須進行價值分析與描述,然后通過生產制造、傳播、銷售等實現客戶的價值和企業自身的價值的統一。
(四)完善信息化工程。信息化網絡建設對于物流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如何推動信息化網絡建設,物流企業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進先進信息化專業人才以及完善信息化服務制度。總體布局,使三個方面統籌兼顧,從而形成物流企業信息化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 李雪虎.基于顧客價值理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2013.
[2] 鐘德平.德邦物流核心競爭力提升研究[D].湖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