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鑫+申淑征
摘要:
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學生實現個人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本文以高校輔導員為切入點,通過明確輔導員的角色定位,闡述輔導員在大學生自我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討輔導員在工作實踐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自我管理;作用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日常學生和生活最緊密的人,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不僅對學生的思維模式、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對大學生成長成才也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輔導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還要培養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1、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上的引導者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對大學生思想觀念及價值取向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大學是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轉折時期,特別是對剛入校的大學新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完全擺脫以往的思維模式和觀念,對未來缺乏有效的設想和規劃。這就需要輔導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對大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積極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
2、輔導員是大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
大學的學習氛圍相對輕松,學習時間靈活,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但是,很多學生由于無法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加上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導致學習效率低下。輔導員應該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指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有效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3、輔導員是大學生心理上的疏導者
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相對幼稚,情緒容易產生波動,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他們在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往往不能正確面對,更無法有效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極易產生悲觀消極情緒,甚至產生退學、自殺等極端想法。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接觸最多、關系最密切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應該及時敏銳的觀察捕捉學生的情緒波動和心理變化,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調節不良情緒,消除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二、輔導員在大學生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
當代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缺乏同齡陪伴,他們渴望正確認識自己,但往往不得其法,導致很多大學生自我意識出現偏差,要么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無視自己的不足,要么只注重自己的缺點而忽略了自己的優勢,常常表現為自大或者自卑。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必須不斷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看待自己的失敗,正確面對別人的成功,才能幫助學生走出心理誤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以適應社會的需求,最終實現人生價值。
2、引導學生樹立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由于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習慣了依照老師的想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時間,對學校和老師產生了很強的依賴心理,主動學習能力和主體意識較差,而大學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就使得很多學生難以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輔導員必須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予以重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把握大學期間的學習特點,幫助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積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意識,達到自我激勵,自我鞭策的效果。
3、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約束,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
傳統的教育方式常常過分強調教育者的作用,而忽視了受教育者的內因作用,使受教育者常常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修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的效果。自律能力有助于規范大學生的行為表現,完善大學生的人格品質,是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能力之一。所以,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將外在的管教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適時進行自我肯定、自我激勵,通過定期反思及時修正自己的行為,消除不良情緒,克服不良習慣,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三、輔導員提高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加強思想教育,激發學生自我管理意識
高校輔導員要充分重視學生自我管理意識的激發,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多為學生創造培養鍛煉自我管理能力的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思想觀念。在新生入學時要大力加強適應性教育,引導學生從對父母的依賴中走出來,學會自立自主,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同時,輔導員要多與學生談心談話,多與學生
家長溝通交流,多深入課堂和宿舍,了解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關注學生在學習及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指導和幫助,并引導家長在家庭環境中建立學生自我教育機制,持續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2、轉變管理模式,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學生教育管理過程中,不能單純依靠老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積極性,建立能夠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自我管理體系,實現學生、班級、學生組織及家庭四維一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這個管理過程中,輔導員既不能任由學生自發進行自我管理,也不能過度參與,而是要做好規劃和指導工作,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中,在合理的范圍內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潛能。同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學生日常行為。規章的制定既要符合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目標和管理要求,又要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特點,這樣才能真正對學生起到約束和管理作用,更好的促進學生發展。
3、加強學生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學生干部作用
高校學生組織是在學校的領導下由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是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陣地和重要平臺,而學生干部則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可以起到表率、管理、凝聚和感召的作用。輔導員應該加強對學生組織的宏觀指導,幫助學生在自我管理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同時,重視對學生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增強學生干部的責任感和義務感,使其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有效履行自己的職責。通過學生干部以點帶面、以面帶片的表率作用,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為整個學生集體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實現大學生有效的自我管理。
4、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搭建學生自我教育平臺
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各項活動中,學生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因此,輔導員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有組織有計劃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了解社會、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實現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任自然.淺議如何加強大學生自我管理[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2]蔣新梅.淺談大學生自我管理[J].現代企業教育,2007,(8).
[3]潘柳燕.現代自我教育探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8).
[4]高洋,彭友.關于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思考[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01,(6).
(作者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遼寧 沈陽 ?110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