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創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素質教育在不斷地推進,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任務,而是每個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也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初中歷史;滲透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素質教育在不斷地推進,對初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初中歷史課堂具有豐富的教育素材,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注重課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一、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不同于其他學科,初中歷史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而歷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好、最生動的教材,它能夠在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歷史的同時讓學生形成一種歸屬感,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初中歷史教學中必須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前提和基礎。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1.結合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強烈的是非感
初中歷史課程包含我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初中歷史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將歷史知識作為鏡子,培養學生的是非感,逐漸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可以將歷史素材與新時代聯系起來,一方面引導學生對歷史的理解,另一方面,還可以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在學習太平天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太平天國統治者腐敗與當前貪官腐敗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
2.突出重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初中歷史主要展現了一些歷史事件的發生、經過及結果,在這一過程中還涌現了一些民族英雄和民族精神,這些愛國主義精神值得全體初中生學習。通過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凸顯愛國主義事件,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有利于對學生展開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例如,教師可以突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精神,并結合具體事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武裝學生頭腦,引導學生勤奮學習,遵紀守法。
3.利用課外實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歷史是一門文學性學科,如果僅僅是理論講解難免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初中歷史教學應該將課外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組織學生參觀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或者引導學生觀看一些歷史宣傳影片,或者讓學生采訪抗戰老兵等活動,讓學生感知濃厚的歷史氛圍,也可以讓學生學到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大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4.引導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問題
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使用得最為廣泛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它在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中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前提。比如,教師在講授有關科舉制度的知識時,就可以先給學生介紹我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選拔制度,其次,提問學生對科舉制度是否有什么不同的觀點或者是看法,讓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是勢不可擋,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結合教材中的經典素材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進行培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有芳.立足課堂,提高歷史教學效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李慎江,董艷紅.情景教學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今日中國論壇,2013(0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