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嬌
摘 要:英語水平綜合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現在口語水平這個方面,尤其它是對英語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巧的重要體現。對于初中英語教學,教師應該將英語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巧與學生學習的環境和生活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如地交流。因此,重視初中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培養新型人才的必要條件。
關鍵詞:英語口語;能力;培養;初中生
外國人把中國人的英語叫做“啞巴英語”,忽略了語言的主要功能。因此,加強對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訓練,重視培養初中生“說和聽”的興趣,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同時還存在很多方面的弊端,學生離標準還有很大差距。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這是初中英語教師亟須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因素
1.詞匯基礎薄弱
多少年來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就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沒有更多的機會參與老師的教學課堂,從而使學生的口語水平不斷分化。學生的詞匯量本來就少,學習單詞的方法也只是記憶單詞拼寫,只知道中文意思不能準確地朗讀,即使會讀也只是語調平淡,模棱兩可。在口語考試時,就會出現有的學生大聲朗讀,有的學生小聲默讀,還有性格內向的學生不敢張口,特別是遇到內容不熟悉的文章,朗讀不完整、讀錯單詞的情況比比皆是。
2.應試教育誤導英語學習認識
應試教育的弊端不斷顯現出來,這種只有筆和紙的考試模式已經受到許多人的抨擊。在很多的考試中,英語不設立口語考試,例如升學考試、資格考試、職稱考試等等,導致老師、學生、家長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完全不重視。城市中如此,農村就更不用說了,有的農村學校教師的英語口語水平本身就比較低,口語教學基本為零。由于對英語口語的不重視,導致對英語口語的教與學只停留在初級階段,對教材中的口語練習活動,趨于形式化和表面化,造成學生只會讀不會說。
3.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
在現實的教學中,學生運用英語交流交際的環境非常有限,僅僅局限于課堂的幾十分鐘,就在這短短的幾十分鐘的課堂環境中還受到教師水平的限制,在一些鄉鎮學校中,使用全英語教學的教師少得可憐。往往是學生跟著老師讀,具有很大的機械性,缺乏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
二、培養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
1.加強培養初中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力度
英語口語的基礎在于準確的英語發音,這是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基本功。如果發音不準確或者含糊不清,英語交流就會出現問題。因此,要按照國際音標的發音標準,嚴格要求,加強練習,這樣才可以讀準單詞和句子,進行語言交流。
2.提高注重口語實踐練習的認識
口語訓練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以及學校的具體教學情況,選擇豐富多彩的、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對學生使用最佳的教學方法進行口語訓練。英語口語的語言環境,對于英語口語學習的影響很大。在中國運用英語口語交流的機會很少,因此加強課堂中英語口語交流的訓練非常重要。
3.增強習慣用語掌握度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自身獨特的習慣用語、常用諺語和俚語,因此掌握這些慣用短語,對于語言交流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在學習英語習慣用語時,可以做到“四多”:多看、多記、多讀、多聽。將閱讀中遇到的好的句子抄記下來,不斷地記憶和朗誦,將其消化為自己的東西。
4.開展活動創設交際情景
語言環境是學好任何一門語言的重要條件。中國學生的英語交流環境非常有限,練習口語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豐富多彩的語言情境。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建立一些真實有趣的交際情境,例如問路、看病、角色扮演等等情境,讓學生分組討論,進入情境和進入角色,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學生在交際情境中既掌握了知識,又練習了口語,懂得如何交流,怎樣交流。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語水平,為將來的實際交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強對初中生英語口語交流和表達能力的培養,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英語口語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其次要注重英語語言知識的積累,并且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運用科學的訓練口語的方法。畢竟英語口語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扎扎實實地學習和練習。初中生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經過長期的、反復的練習,口語能力一定能夠提高。
參考文獻:
鮑志坤.也論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外語界,1997(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