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煥
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提高初中生的班級自主管理能力是對學生主體作用的良好體現,能夠讓學生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目前很多初中的班級管理中普遍存在著班委會成立后變動少、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鍛煉的學生僅局限于少數人的情況。對此,學校領導與班主任、教師需基于實踐教學經驗總結來制定合理的方案改變這一現象。
一、明確管理目標,提高認識
初中生班級的自主管理必須有清晰的管理目標,以避免管理工作的盲目性,提升自主管理的效率。每個學期開始時班主任都需向學生提出該學期的管理目標,讓學生準確把握兩個問題,即“需要做什么”和“什么時候做”,進而明確自主管理方向。此外,班級自主管理中合理的管理標準也是必不可缺的,班主任需利用班會等時間做好學生的遵紀守法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等,加強學生對《中學生守則》以及學校相關規章制度、班級管理制度的學習,培養初中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自主管理中形成自我約束。
二、組建管理隊伍,各司其職
在組建班級管理隊伍時,班主任需結合摸底考試、學生意見和學生的毛遂自薦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日常表現以及個人性格、特長,以確保所組建的管理隊伍真正能夠成為班級自主管理的得力助手。而后要將班級的管理任務分層、細化并落實到個人,借助班委會的召開來使各成員認識自己的職責。例如,學習委員負責分管各個科代表與組長;勞動委員負責勞動衛生的檢查和監督等。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成員的選定不僅要考慮學習成績好的優等生,還要尊重后進生的特長與潛能,例如一些活躍、組織能力強的后進生可讓其擔任勞動委員、文藝委員等。在隊伍建立后班主任應做好培養和指導,幫助其分析管理工作中的難題。
三、完善評價體系,民主評議
定期總結與評價是促進班級自主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的必要手段。首先,自主管理小組在學期結束后應當召開會議并總結管理工作的執行情況與效果,讓小組成員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利用民主評議選出自主管理的先進個人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其次,要進行全班學生的民主測評,保障班級內每個學生的民主權利,將工作實績、測評結果作為評選優秀學生、自主管理小組成員的重要指標。最后,還需強調學生的自我評價,讓各個管理成員在自我總結、反思中發現不足并積極改善。
四、討論
面向全班學生的班級自主管理方式是對新課程標準中學生觀的良好體現。在進行班級自主管理的過程當中,學生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雙重身份,合理的班級自主管理模式可促進班級凝聚力、學生管理自覺性的增強,同時也讓學生參與社會發展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得到了強化。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