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英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018-02
為了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能力,逐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以及合作意識。最終達到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的目的,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我所在的廈門實驗中學提出了“三維五步教學法”,現將在冪函數這一新課教學所做的嘗試整理如下: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提供教學資源。教師提供了一份雙面A3導學案加10分鐘的冪函數概念教學微課視頻。
(2)學生用網絡電腦學習教學資料,到指定的平臺下載資源,然后嘗試理解、思考所獲得的信息,嘗試歸納知識要點。
二、課堂教學
(一)問題引入
先來看幾個具體問題:分析以下五個函數,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1)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S=a2,S是a的函數;
(2)面積為S的正方形邊長a=S,a是S的函數;
(3)邊長為a的立方體體積V=a3,V是a的函數;
(4)某人ts內騎車行進了1km,則他騎車的平均速度v=t-1km/s,這里是的函數;
(5)購買每本1元的練習本w本,則需支付p=w元,這里p是w的函數。
(二)新知講解
1.冪函數的概念:一般地,我們把形如y=xa(a∈R)的函數稱為冪函數,其中x是自變量,a是常數。
例1.已知y=(m2+2m-2)·x+2n-3是冪函數,求m、n的值。
練習1:判斷下列函數有哪些是冪函數?
(1)y=;(2)y=3x2;(3)y=x3-x;(4)y=x-;(5)y=;(6)y=3.
練習2:已知冪函數y=xa的圖像過點(2,),求出這個函數的解析式 .
【設計意圖】問題引入是利用教材的材料,引導學生從具體實例中歸納,類比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形式定義,得出冪函數的一般特征;例題及練習是為了學生明晰概念,學以致用。練習1為形式判斷,練習2為鞏固待定系數法,強化方程思想。
【導學案及課堂實施情況反饋】本部分導學案情況完成良好,實際教學時主要是實物投影學生導學案作業,老師個別提問再加以分析講解。而更好的做法是,投影時可以由學生來講解,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也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
2.常見冪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1)冪函數的圖像
問題: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內作出下列函數的圖象:(1)y=x;(2)y=x;(3)y=x2;(4)y=x-1;(5)y=x3。從圖象分析出冪函數所具有的性質。
觀察圖象,總結填寫下表:
①畫出冪函數在第一象限的圖象,其規律如下:
②根據 冪函數的奇偶性作出其它象限內的函數圖象。
(2)冪函數的性質 (僅限于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
反思:a.怎樣求出冪函數的定義域和判斷冪函數的奇偶 性?
b.怎樣畫出冪函數的圖象?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以及借助圖像分析函數性質的能力。
【導學案及課堂實施情況反饋】學生作圖水平參差不齊,在定點、凹凸性上存在較大漏洞,尤其是y=x2與y=x3在直線x=1左右的上下位置關系。在教學時投影了圖形繪制較好的幾個作品,再由小組合作交流完善導學案上學生自己的圖形,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在由特殊推廣到一般情況時,學生對01存在歧義,上課時由于時間限制,教師只是由特殊到一般,引導學生概括出a取值不同時對應圖象不同的凹凸情況。更好的處理是借助幾何畫板進行探究,能動態的展示出由“趴著”到“立著”的過程。而且,利用追蹤軌跡也可形象生動的展示出動點坐標。在借助表格歸納函數性質方面,學生完成的較為理想。
例2.給定一組函數的解析式:①y=x;②y=x;③y=x-;④y=x-;⑤y=x;⑥y=x-;⑦y=x,如右圖的一組函數圖象,請把圖象對應的解析式序號填在圖象下面的括號內。
練習3:函數y=x的圖象是( )
【設計意圖】從探究冪指數是正分數的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做好鋪墊,再讓學生通過類比,自主探究冪指數是負整數和負分數的冪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過程。啟發學生總結出冪函數隨冪指數變化的分布規律。
【導學案及課堂實施情況反饋】學生對根式與分數指數冪的轉化存在困難,對于一般冪函數的定義域和判斷冪函數的奇偶性的判斷存在困難,因此本例題耗時較久,最后還是由教師講解,而不是學生自主探究,主要還是課堂時間限制,老師為了講解后面的例題而沒有給學生留足探究時間。
例3.比較下列各組數的大小。
(1)2.3 與2.4 ; (2)0.31 與0.35 ;
(3)()-與()-;(4)(-)-與(-)-。
練習4:比較0.850.5,0.90.5,0.9-0.5的大小。
【設計意圖】冪函數性質的應用,鞏固之前“比較大小”題型的常見解法:構造函數利用函數單調性,或借助中間量比較大小。
【導學案及課堂實施情況反饋】學生答題過程表述不到位。課堂因為臨近下課只來得及簡要分析,同樣是投影學生完成較好的作品,以起到示范作用。
(三)課堂小結
由六個小組各自討論交流小結,再派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提綱契領,鍛煉學生歸納、表達能力。
【導學案及課堂實施情況反饋】實際課堂來不及實施。
三、課后反思
1.利用導學案的“三維五步教學法”模式下的數學概念教學是一種知道謎底看謎面的過程,數學概念的生成過程中的神秘感有所降低,數學概念的發生發展過程就無法在課堂上展現。到底,概念課堂的問題串應如何逐層展開,逐級遞進設計,值得深究。
2.在冪函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圍繞發展學生能力這個核心,選擇好載體,適當拓寬也是未嘗不可的。判斷我們的教學是否恰當,唯一的標準就是通過學習是否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本課的例題2就是為了進行拓展,但變式變多,可適當刪減一下,效果更好。
3.冪函數是概念課,在分析函數性質的基礎上,能繪制常見幾個冪函數的圖象,通過圖象觀察和歸納一般的性質,促進對概念的理解,體會研究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側重圖象教學,應當詳盡展示過程,體現研究性學習,關注課堂生成,刪減例題及練習,留足時間給學生充分展示。
4.“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開展探究活動”這樣的話教師也經常會說,但實際的情況是教師有所取代,本課中也是不自覺就出現“教師代替學生分析,代替學生探究”的現象。因此,教師應時刻記得:“教”的教程中,教師也不要“一言堂”,老師教的方式是:讓會的學生講,講對的不重復,講得不完整的補充,講錯的改正。對學生在預學“導學案”中暴露的錯誤,讓會的教不會的,開展“兵”教“兵”“一幫一”的活動。教師只做評定和補充。
5.課堂評價關注對學生個人的評價,而忽略了對小組合作的評價,評價的方式也不夠多樣化。上課速度較快,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反饋的時間較短,對學生預習效果要求較高,對于后進生學習比較吃力。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