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潔+鐘家軍+許燕萍
摘 ?要:創業教育課程對實踐的要求非常高,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大學產學研資源,結合90后大學生的實際特征,加強創業指導學科建設,提升創業指導師資隊伍水平,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機構,幫助他們進行自主創業。
關鍵詞:創業教育;教學改革;就業指導課程
一、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內容
在目前的大學中,創業教育正在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創業”已經超越了“創辦企業”的狹義概念,而更具有廣義上的開創事業,開拓事業,開拓業績等含義,其內涵體現了開辦和首創的困難與艱辛,體現了過程的開拓性和創新性。而在此概念基礎上的“創業教育”,則從具體的操作技能為主要目標的狹義教育,在向以人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的廣義教育過渡。從這個角度而言,創業教育無疑為學生的成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了新的視角和載體:創業的概念不僅僅局限在自主創業上,更意指了創業精神、創新性和綜合素質的發展與提升,而這些對于從事各個領域和崗位的人都是重要的。
“創業教育,是指開發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未來企業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 (1)創業意識教育。創業意識教育,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基礎。所謂創業意識,“是指在創業實踐活動中對人起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包括創業需要、創業動機、創業興趣、創業理想、創業信念和創業世界觀等。” (2)創業知識教育。所謂創業知識,是指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以及財務知識等綜合性的知識。(3)創業能力教育。創業能力教育,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關鍵。所謂創業能力,是指影響創業實踐活動效率,促使創業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主體心理條件。(4)創業心理教育。創業心理教育,是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條件。所謂創業心理,是指在創業實踐的活動過程中對創業者的心理和行為起著調節作用的個性意識特征,即情感和意志,以及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
二、創業教育視角下就業指導課程存在的不足
(一)對于創業教育思想上存在誤區。在就業指導的過程
中,大部分老師并沒有涉及到創業教育方面的啟發或者教學,一些老師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首先要把專業知識學好,無需進行創業教育或者認為創業教育是對少數創新能力強,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教育,沒有普及性,還有認為創業教育是領導的工作,與自己無關等等。而在學生層面,大部分學生缺乏創業意識,即使是有意識創業的大學生,尚未樹立風險意識,比較盲目和沖動。
(二)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目前我院從事就業指導教學的人員主要來自就業創業教研室老師。兼職的多、專職的少,且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對于創業教育了解比較少,對創業教育的設置、研究不夠,難以開展課程的建設和體系構建,對于創業教育的深入也就無從談起。
(三)缺乏配套的輔導、成長機制。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國內絕大多數高校對學科發展歷史,研究內容,研究方法,主要分支及研究規律不夠深入,事實上當學生有了創業意識后,如何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和幫助是促成創業成功的重要條件,這之中包括必要的創業形勢分析,工商法規知識培訓,技能培訓、政策支持等等。而現在的創業教育主要停留在組織創業競賽、報告的層面上,拘泥于表面,而對于提供模擬演習基地、實習基地等實用性的幫助卻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很少有企業愿意提供機會,讓學生學習實際的企業管理和經營,另一方面是高校在這個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很少主動走出校門積極聯系。
三、在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中強化創業教育的策略
(一)明確創業教育目標。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實施創業教育來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擇業理念,豐富大學生的創業知識,激發大學生的創業興趣,形成一定的創業能力,完善大學生成才模式。
(二)構建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單獨開設創業教育這一門課程在高職院校并不具備成熟的條件,因而在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中強化創業教育是其必然的趨勢。重點培訓有選擇地在一些專業中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在課程形式上,可采用選修課和必修課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相應專業教育的課程。
(三)提高任課教師的創業理論和實踐水平。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創新性和綜合性的特征決定著創業教育對教師的創新素質、知識結構和綜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缺乏創業體驗,在教學中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一方面,這需要教師不斷地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自身的創業理論水平,通過深入社會實踐加深經驗。另一方面,還需要聘請社會人士充實創業師資隊伍。
(四)拓展創業教育渠道,提升教學效果。目前的創業教育模式比較單一,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過模擬應聘、課外實習、組織創業競賽等方式,加深學生的體驗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模擬應聘就是通過校外專家進行模擬面試,創造一個完全的面試的仿真環境,這種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很好地啟發學生悟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同時幫助學生理解個人形象設計、面試技能、創業教育等內容。在課堂教學之外,還可以通過學生創業競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五)加大創業教育宣傳。加大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宣傳力
度,是培育大學生創業觀念必不可少的手段。創業教育既是一種教育,也是一種思想意識。只有思想意識得到了提高,才能促使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轉變。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大學生頭上的光環已經不再那么燦爛奪目,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了當今社會的一個嚴峻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宣傳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高校要把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宣傳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聯系起來,使大學畢業生把就業選擇與人生選擇或自身價值和遠大理想的實現統一起來。因此,一要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報、廣播以及網站等,加強對大學生創業事跡的宣傳力度,突出和強化大學生創業意識的人文環境,營造大學生創業的輿論氛圍,形成提倡大學生創業的價值觀念;二要在校風、教風、學風建設中突出與強化創新、創造能力的教育,營造創造性教學的風氣,形成“在學習中創業、創業中學習”的良性循環,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和強化大學生的創業意識;三要在高校的制度建設上鼓勵師生創新、創造、創業,尤其要廣泛宣傳成功創業者的創業事跡、創業方法和奮斗經歷,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理念,形成尊敬創業者的濃厚氛圍。
總體而言,創業教育在我國還是一個新生事物,經過近年來的探索,已經成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亮點。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需要不斷進行研究和實踐,以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創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越芬,姜曉宏. 關于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 J ].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3)
[2] 王楊明.《在高校大學生中深入開展創業教育的戰略思考》,《職業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