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梅
摘 要:詞匯對聽說讀寫等活動的開展以及思維活動的進行都起著中介作用。然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聽說優先”原則的過分強調,使教師有意無意地輕視了詞匯教學。詞匯學習需要積累,小學生年齡小,他們本就注意力不甚集中,他們覺得詞匯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對詞匯學習缺少足夠的堅持。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問題;對策
完美的語言是由一個個看起來似乎毫無聯系,實則有著諸多聯系的詞匯構成的,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構成要素,人類也正是借助語言中的詞匯才能進行諸多復雜的思維活動。離開了詞匯,語言便不復存在。詞匯對聽說讀寫等活動的開展以及思維活動的進行都起著中介作用。由此,我們要積極發現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扎實的詞匯基礎。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學習環境,被迫學習效果差
小學生日常生活中遍布的是我們的母語——漢語,英語詞匯不是他們的生活必需。運用和學習英語詞匯環境的缺乏,使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缺少激情,他們通常是在家長和老師的聯合逼迫下學習英語,這樣的學習,沒有主動性,僅靠一周的三節課,而課外沒有任何詞匯學習實踐,是很難讓學生掌握英語的精髓詞匯的。
2.對詞匯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詞匯教學邊緣化
在“聽說優先”指導思想下,伴隨著可試聽設備的普及化,在一周三節課時的安排下,許多教師選擇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聽力與口語的練習指導方面,詞匯的教學面臨邊緣化的尷尬。沒有足夠的詞匯教學課時投入,自然學生的詞匯掌握會受限。
3.機械式記憶,學習不得法
小學生年齡小,對于學習方法,缺少必要的總結和探尋。他們一般是在教師的引領下,經由聽音、模仿發音到機械記憶來學習詞匯,可機械記憶,顯而易見,由于對于詞匯的聯系缺少前引后連,會使詞匯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詞匯學習不得法,讓學生錯失詞匯鞏固的最佳時機,這讓學生快速掌握了全部詞匯,數月后遺忘大半變得不難解釋。
4.教法失當,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不符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限,他們更多地借助形象思維理解世界,掌握知識。現實中,卻有許多教師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試圖拔苗助長,按照老一套的黑板加嘴巴的方式,大批量地灌輸英語詞匯,這不僅會因缺乏豐富的表象,讓學生對英語詞匯產生厭煩感,還會因過大的詞匯輸入量,降低詞匯學習的有效性。
二、應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問題的方法
1.積極創設情境,為學生學詞匯、用詞匯搭建平臺
離開英語氛圍學英語詞匯是低效的,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學英語詞匯、用英語詞匯的仿英語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有所用。
例如,為了讓學生每天都說英語,我與各班級班主任商量將每日第一節課上課前的5分鐘設置成“英語大展臺”,每天隨機選5名學生把自己熟練掌握的最近學習的5個英語單詞或自己喜歡的一個英語諺語或者英語笑話講給同學聽。由于展示是隨機產生的,而且小學生都想讓他人說自己是最棒的,這便使每位學生課下都主動對所學詞匯進行復習鞏固,詞匯掌握度提高了,對老師和父母的依賴大大減少。
2.提升教學理念,明確詞匯教學的地位
英語水平的高低取決于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運用水平如何。而詞匯掌握量則對聽說讀寫能力的高低起著決定作用。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發現,英語能力強的人,定然有著大的詞匯量。由此,我們要提升教學理念,在貫徹“聽說優先”原則的同時,也要把詞匯教學置于重要的位置。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我們要利用現代電子設備幫助學生學習詞匯,卻不能讓學生僅通過現代電子設備課下便完全掌握詞匯。因為諸多發音的細微差別需要教師指導才能發現,易混淆詞匯的辨析需要教師的點撥,所以,我們要把詞匯教學從邊緣化的尷尬境地拉回,扎實展開詞匯教學。
3.滲透詞匯記憶方法,提高學生詞匯學習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重要的一點便要在教學中對學習詞匯的方法進行滲透。英語詞匯從發音到拼寫往往都遵從一定的規律,讓學生發現這些規律,正確運用這些規律展開詞匯學習,是我們最大的使命。指導學生發現規律,記住特征,才能讓他們走出死記硬背、中式速記的圈子。
我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先從讀音入手幫助學生尋找規律記憶詞匯。在lake,cake,take的比較中,學生初步領悟了發音與拼寫的關系;在wood,school,too,room 的辨析中,學生認清了發音差異,又牢牢記住了單詞。其次,指導學生通過形近遷移,記準單詞,如wh類別中的單詞有who,what,why,whose,which...可讓學生利用單詞表,全面對單詞進行形近分類,促進記憶。最后,還可以引領學生對詞語進行意義歸類掌握。比如,顏色有:red,green,yellow,blue...季節有:spring,summer,autumn,winter。通過方法引導,學生詞匯學習能力大為增強,這為日后詞匯的積累提供了方法論基礎。
4.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多樣化教學策略
小學生對事物的理解依賴于具體的、直觀的表象,這一認知特點由他們的形象思維占主導、邏輯思維能力有待進一步發展的思維發展階段所決定的。由此在小學詞匯教學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借助圖片、簡筆畫、實物甚至動作和表情,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發展英語思維能力。我們還可以采用童謠兒歌演唱策略、游戲化教學策略寓學于樂,為詞匯教學注入活力,使詞匯學習不再枯燥。如,學習了一些運動項目后,開展了“我來做,你來猜”游戲,一組學生做運動動作,一組用英語競猜,獲勝組集體加星。如此一來,教師教得趣味盎然,學生也學得輕松快樂。
總之,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只要我們善發現,肯鉆研,多完善,這些問題定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參考文獻:
[1]劉玲.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途徑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5(20):105.
[2]李丹,李沁.強化教學策略,提升識記效果: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3):6-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