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摘 要:新手教師是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后勁與希望,在“以人為本”理念指引下,要認識到只有遵循新手教師的成長特點,了解新手教師的成長需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她們成長。重點闡述了新手教師的培養策略,本著“注重參與和促進反思”的基本要求,采用“活動浸潤式”“案例卷入式”“研訓一體式”等基本方法,通過環境熏陶、活動磨煉、自身感悟等環節的綜合作用,幫助新手教師盡快融入幼兒園,勝任本職工作。
關鍵詞:新手教師;以人為本;職業成長
新手教師,即入職第1~3年的教師,她們處于專業形成期,通過原任老師帶教,逐漸認同教師的職業責任,實現由師范生向教師角色轉變。從一個新手教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教師,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
我園是一所鄉鎮街道中心幼兒園,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青年教師培養問題。首先,我們幼兒園領導層高度重視,提出新手教師“一年入門、二年達標、三年創優”的具體目標,每學年初制定好全園新手教師一年發展計劃,將新手教師培養考核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其次,要求新手教師結合考核要求制定好個人發展規劃,要求目標明確清楚、措施扎實有效。第三,加強業務培訓,對于這些新手教師進行上崗培訓、師德師風培訓等。第四,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活動方式,學習優秀教師教學經驗。另外,采用“導師制”,開展師徒結對幫扶活動。
一、我園新手教師的基本特點分析
近三年來,我市學前教育招聘事業編制工作開展以來,我園教師有了有史以來最多流動的年份,每年都有新教師補充進來。因此這個群體越來越大,目前占我園教師總數的26%,已然成為我園的生力軍。
(一)新手教師的基本情況
■
(二)新手教師的工作狀況
從以上統計表可看出,我園這些新手教師都屬于“80后”和“90后”,是中國青年中一個有知識的群體。
1.“自我實現”和“無處著手”之間的矛盾
新手教師剛離開學校踏上工作崗位,會有高漲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想要自我實現,希望盡快讓大家認可她,并做出點樣子與成績來。但事實上新手教師缺乏對自己的認識,缺少清晰的自我成長定位,也不知道哪些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容易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做得很辛苦,卻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
2.“職業理想”和“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
當新手教師進入農村幼兒園后,看到農村幼兒園辦學條件和師資相對薄弱,教科研水平較低,生活比較艱苦等情況后,有些新教師開始不自信了,沒斗志,認為沒希望了。原來對教學的美好設想與實際的差距對她們的沖擊與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3.“書本知識”和“真實情境”之間的矛盾
主要從教育教學的角度來看,她們雖有一定的教育理論,但一旦面對課堂、面對幼兒時,就不會靈活地去運用所學的知識,不會去觀察幼兒,所以在真實的教育現場中屢屢碰壁,讓她們強烈地感受到雖有扎實的知識而又無法施展的無奈及挫敗感。
二、優化新手教師培養策略的基本思路
針對我園新手教師的現狀,我們認為必須在原有教師培養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環境熏陶、活動磨煉、自身感悟等環節的綜合作用,幫助新手教師盡快融入幼兒園,勝任本職工作。
內容上體現“德、能”齊抓,“內、外”兼修。思想上采用情感管理,幫助她們盡早建立歸屬感,業務上進行精細指導,幫助她們盡快熟悉教育教學工作。
方法上注重求真務實,針對新手教師缺乏教育實踐經驗的特點,采用“活動浸潤式”“案例反思式”“研訓一體式”等方法增強她們的直接參與和真實體驗,引導她們積極反思,激發成長的主觀能動性。
三、優化新手教師培養的主要策略
(一)活動浸潤式——讓新手教師在組織文化的熏陶中增強團隊歸屬感、職業幸福感
近年,隨著鄉鎮教師編制的推出,新教師多,新教師流動多。讓新手教師盡快融入我們的團隊,增強她們的團隊歸屬感,感受職業幸福感,將有利于降低教師流失率,穩定教師隊伍。
新手教師從報到那刻起,形式上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身份轉變,但思想仍未脫離學生的意識和心態,想有所作為卻不懂如何入手,生活、工作的忙碌與得失,直接影響她們的情緒變化及對工作的態度,工作中碰到諸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造成理想和現實間的矛盾時,心理上就產生失落感和迷茫感,工作上表現出消極、盲目。上述缺乏團隊歸屬感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心態浮躁和發展定位不明確。
1.營氛圍,注重“情”
我園為了開闊新手老師的眼見,訂閱了大量的書刊報紙,推薦各種教育教學優秀網站,提供空間讓她們閱讀、學習。
“圖書漂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因此每學期在規定時間段里我們讓幼兒園的書能在不同的老師手里“漂”起來,讓教師每天與書為伴,促使新手教師大量閱讀各類書籍。
“讀書沙龍”:同時要求每月撰寫札記、心得體會一篇,然后開展“沙龍式”互相交流,讓每一位新手老師變得智慧,具備有文化、有內涵的知性美。
“今天你運動了嗎”:我們特為大家開設了“今天你運動了嗎”每天半小時戶外鍛煉活動,讓新手教師養成勞逸結合的工作方式,讓她們能在工作時投入百分百的精力,在寬松的活動中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營造了教師間相互良好溝通的氛圍,讓她們身心更加健康,心態更加積極。
“夸夸我的徒弟”:“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我們還正確運用了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開展了“夸夸我的徒弟”“說說我的秘密”活動,師父善用“顯微鏡”來幫徒弟尋找各種點滴優點,并在全園教師會上高調表揚自己徒弟的優秀表現,徒弟則學會用“放大鏡”找出自己的問題,把自己的不足真誠地寫在信紙上,裝入信封悄悄告訴自己的師父,雖然活動很小,卻及時幫助新手教師發現自己的優缺點,使之正確面對,寵辱不驚,健康成長。通過這些活動開展,有效地促進她們盡快融入團隊,得到快速成長。
2.結對子,突出“幫”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中年骨干教師與老教師是我園的寶貴財富,她們中有許多人身懷“絕技”,有的是班級管理的能手,有的是教學工作高手,在長期實踐中獲得的特色經驗是新手教師所無法企及的。因此,我園有計劃地開展了“師徒結對”工作,在明確“師徒”各自的工作目標基礎上,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從思想、教學、教研、科研等方面對青年教師全面指導。尤其是教學上要幫助青年教師闖“五關”,即上好適應課、合格課、研究課、優質課、示范課。讓師徒在合作共研的過程中,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并尋求策略、方法予以解決,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期末幼兒園對“師徒”進行捆綁考核,成績突出的予以獎勵。
(二)案例反思式——讓新手教師在自我審視、分析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反思是教師獲取實踐性知識、增強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徑。反思也是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眾多的研究表明,反思對于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入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能有什么改進。”而新手教師在參加教育教學工作中存在很多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我園針對新手教師的不足,采用案例反思的形式,讓新手教師在自我審視、分析消化中提升教育教學觀念、加速其專業化進程、提高職業能力。
1.“日記大露臉”
我們在每聽完新手教師一節課后就會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對今天的這堂課你自己滿意嗎,為什么?接著,讓新手教師在每上完一節課后及時寫好“反思日記”,提煉自己教學的成功之處,記載失敗教訓,并進行歸類、整理、總結,作為自己今后教學的第一手借鑒資料。然后每月集中新手教師的日記,邀請本園名師、師父等參與“日記大露臉”活動。首先,請新手教師選出自己認為分析、反思最深刻的那個案例,進行交流;其次,組織師父分分組,帶上自己的徒弟,先了解徒弟對同伴日記內容的看法,師父再說說自己的見解;第三,進行大組交流,由新手教師匯報;最后,由名師總結大家的發言要點,概括、提升出有價值的內容。通過這樣反復多次的研討,讓新手教師快速地提升了反思能力,日積月累,必將促使她們的專業水平不斷提高。
2.“熱點大收集”
對于幼兒園教師來說,面對調皮好動的孩子,可以說每時每刻都有各種狀況發生,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里都會有新的教育點,關鍵是教師有沒有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善于去發現、分析、反思每個事件,這里有教學方面的、安全方面的、政策方面的案例等。可是對于新手教師來說,有的會“視而不見”;有的是見而“無動于衷”;還有的是見、做而“毫無作用”。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首先發動全體教師根據自己班的特點,隨時把自己工作中碰到的案例收集起來,每周至少寫成一篇教育教學案例;其次,隔周精選一例,在業務學習活動中展開討論,分析、幫助新手教師深刻反思,早日嫻熟帶好班;另外,我們還通過書本、網絡等途徑,學習專家們的經驗。不同形式的反思活動,讓新手教師們在交流與思維碰撞中開闊視野,從而建立更高層次的共識,有效磨煉她們的反思能力,保證新手教師對幼兒園一日活動每個環節的管理更加細致、有效。
總之,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新手教師才能真正重新審視自我,發現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經驗得以升華,缺點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才會不斷地提升。
(三)研訓一體式——讓新手教師在同專題多形式的培訓中豐富實踐經驗和親身感受
蒙特梭利曾說過:“我聽到了,我忘記了;我看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在培訓中我園很好地詮釋了這一段話。因為我們知道新手教師的發展提高是在認識到自身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有目的加以彌補和改進而實現的。所以,我園面對她們教學上的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只能通過歸類,確定主題,在同專題多形式的培訓中幫她們梳理,讓她們體驗、感悟,讓新手老師系統性地全方位地理解教育的內涵。
1.定重點,集體一體式研訓
我們采用一個學期圍繞一個重點領域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來開展業務研究,幫助新手教師積累更系統的、更切合實際地開展活動的經驗。如,上學期的“一日活動優化”研究,我們把優化“晨間戶外鍛煉”作為重點內容,然后引導新手教師積極參與整個活動,進行理論學習、活動設計、教學實踐等多層次的打磨。
■
在這樣一種全程由同伴們的引領后再進行深刻反思的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新手教師獲得新的認識,并在未來的實踐中作出新的嘗試,進而實現專業上的真正成長。
2.抓典型,自主一體式研訓
只有張揚教師的個性,教師才能具備專業魅力,幼兒和幼兒園才能洋溢生命的靈動氣息。為此,我們尊重新手教師對課堂的獨特理解、對教材有創意的處理、對教法的自主選擇,為新手教師的自我超越拓展空間,促進新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學藝術個性,實現教師在團隊中專業成長的自主性和多元性。
(1)自主定位,引導新手教師實施自我發展計劃
幼兒園為每一個新手教師建立專業成長檔案,把新手教師的主動學習作為一項基本常規來抓。每學年初引導她們深刻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使之明確專業發展目標,制訂適合自身成長的有個性的學習與發展計劃;學年中幫助新手教師發現目標與達成上的問題,及時指導其做好調整;學年末再把新手教師自我發展的實現情況納入專業成長評價的基本內容中,對目標實現良好者進行表彰。
(2)強調反思,鼓勵新手教師進行全程教學錘煉
我們鼓勵新手教師通過反思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全程錘煉。“全程錘煉”的具體內容包括:教學前,反思教材編寫意圖、幼兒學習狀況、課程資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方法,從而設計符合實際、風格鮮明的教學方案;教學中,反思教學設計的不足,根據課堂上的實際狀況及時做出調整,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教學后,反思教學過程的成敗和教學結果的有效性,生成應對的靈活性以及糾正完善的意向等。
(3)搶領任務,激發新手教師從“讓我干”到“我要干”的熱情
我們深知“讓我干”和“我要干”,其方式不同,行為也不同,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有意識地改變了慣用的從上而下的“壓任務”的習慣,而代之用一個良好的目標體系、激勵體系,使新手教師知道自己會干什么,該干什么,怎么干,做好了又有什么獎勵等。因為我們知道“奔馳見駿馬,競爭出人才”的道理。
每學期一開學,我們就會為新手教師列出“任務單”,讓她們根據自己的能力、特長、愛好等來“搶任務”,創造更多公平競爭的機會,鼓勵她們冒尖。如,我們定期組織多種競賽比武活動,備課筆記展評、普通話演講比賽、計算機操作比賽、彈唱、舞蹈比賽、美術比賽等,讓每位新手教師各顯其能,各領風騷。另外,對有較高成就的工作將滿三年的教師,建議她們“搶領”有一定挑戰性、開拓性的任務。在這樣富有選擇性、挑戰性和個性化的策略調動下,我們的新手教師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了其創造、成就的欲望。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