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懷友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更多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抽象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完善,而數學恰巧培養的就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小學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經歷和時間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創新思維;對話教學;分類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我國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課堂上出現了很多創新教學手段及方法,對話教學就是其一。教師將對話教學手段應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不僅調動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課堂教學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教學內容,教師也實現了教學目標。
一、對話教學闡釋
1.定義
對話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面部表情及身體動作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溝通、交流途徑,使得教師將知識輕松愉快地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將知識快速接受并運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話教學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帶動學習氛圍,使得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2.對話教學的注意事項
將對話教學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以下兩種:
(1)由于應用對話教學,使得教師課堂過分注重問題,忽略了教學目標,將對話教學錯誤地理解為只是教學與學生之間簡單的對話,而實質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使得課堂教學進程由教師掌控,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引入,通過對話的模式,將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使得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真正掌握教學要點。
(2)由于過分注重對話教學,使得教師失去了引導作用,學生在課堂上更加肆意交流,失去了課堂教學意義。新課改倡導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不是讓學生隨意地交流,而是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指導學生向著教師引導的方向去思考、交流,然后將學習任務掌握。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不能讓學生肆意思考和討論,必須限制一定的范圍內,同時也規定了學生的學習內容及對話方式,慢慢糾正學生的缺點和不足,使得學生更加完善,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二、對話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1.注重傾聽
傾聽教學是相對于對話教學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果說對話教學是動態的表現形式,則傾聽教學就是靜態教學的手段。教師唯有動靜結合,才能將教學目標很好地實現。傾聽就是需要教師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意見,了解學生的內心,從而更加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學中往往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教師注重對內容的講解過程,而忽略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傾聽,只需要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平等交流、相互了解、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同時,教師也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需求及想法的反饋及指點,通過教師的反饋及指點,學生可能會得到鼓舞,從而勾起學習的欲望,達到教學效果。
2.轉變對話方式
教學過程其實質就是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使得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并靈活運用于生活實踐中,教師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但是,對話教學模式的應用并不能滿足當代學生自身的需求,需要教師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綜合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同時,教學也要學會創新,為學生營造一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在這樣一種環境下,學生和教師都變得非常輕松和愉快,也大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述“平行與垂直”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分類教學,畫出幾組位置關系不同的直線,引導學生進行分類。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分組過程中就會發現兩條平行直線的特點。當課程進行到這里,教師就可以結合對話教學模式,先引導生生之間進行討論,根據觀點的不同組織學生分成兩隊,正方與反方針對一種觀點展開討論。當學生討論到一定階段時,教師就要加以引導,正確引導學生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比如,教師可以結合鐵路軌道的形狀、道路兩旁綠化帶的邊沿、房屋的兩個房梁等等,建立生活中的情境,引導學生想象之后,教師回歸到案例的圖形當中,使用三角板進行平行直線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學生會發現距離都是相等的,由此也得出了平行直線的特點,加深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將對話教學引入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了解和成長,在傳統教學基礎上,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的培養和發展,綜合提高學生的素質。
參考文獻:
周錦祿.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應用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16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