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榮
摘 要:中職機械加工專業中涉及實訓的課程很多,其中的實訓課程,在現實生活中,其應用性很科學,技術性含量較高。對于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來說,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為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同時,學校在實訓教學中,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老師要培養學生們的動手實際操作能力,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技能,不斷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而努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機械加工;教學實踐
進入21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后,隨著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新形的產業結構的不斷涌現,勞動力市場所需的技術型、復合型人才的大量增加,這樣對我們從事職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嚴的技術要求,學生不僅需要有一定基礎理論知識,同時需要更多工作實踐方面的訓練,強調理解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培養獨立分析與解決工作實踐的能力。所以實踐教學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
1 中職生的特點
好的教學方法是一定要適應學生特點的,中職學校的學生與其他普高的學生相比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了解和掌握這些特點是制訂好教學方法的前提。
1、基礎差跟不上,沒有學習興趣。有些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因種種原因造成基礎差,到職校后,教學內容更抽象,課堂信息量大,跨度大,有些教師又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注意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中知識鏈的銜接,使得學生一開始就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日積月累學習中的問題越積越多,成功的體驗越來越少,學習興趣逐漸減弱。
2、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生進入中職學校后,對于一些家長來說,把學生送來,就當是托兒所,家長沒了目標,學生當然也沒有動力,既使有些家長也希望孩子能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好找個合適的工作,但是學生自己可不這么認為,他們無求知、上進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沒有學習的壓力;不想上課或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后不肯花時間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做作業應付了事。
3、學習方法不對,事倍功半。有些學生在學習上雖花了不少時間,但學習效率很低;有的學生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時間分配不合理,學習中不得要領,缺乏針對性;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很好地排除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聽課效果差,不善于利用身邊的學習條件。
4、缺乏自信,有自卑感。受傳統的社會認同度影響,中職學生比普高學生比,優越性差,不被社會認同,因為從小到大總是落在別人的后面,因而受到家長的埋怨、教師的指責、同學的歧視,導致他們自暴自棄,形成了一種自卑的心理。
上述種種因素互相影響,導致不良循環,抓住這些中職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指導他們明確的學習方向,教會他們自學的方法和手段,有針對性的啟發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已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 機械加工專業教學現狀
1、文化基礎課內容過多。課程設置僅僅圍繞本專業所培養的崗位能力需要設定,既然是基礎課就應該本著“必需”、“實用”、“夠用”的原則??涩F有的文化課內容過多,按大綱安排,必需加大理論課時數,導致比例分配不當,使學生產生重理論、輕實踐的錯誤觀念,同時也使技能訓練得不到時間上的保證,最后導致理論學不精、操作技能不過硬的結果。
2、實踐脫離理論。機械加工這一專業需要較高的操作性,學習本專業的人才需要很高的實踐能力,學生不但要學習好扎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掌握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大部分學校在機械加工的教學中只注重了實踐教學,從而對理論教學的重視有所減輕,這樣很多學生中在理論知識方面比較弱勢,所以大部分學生僅僅只懂具體操作,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操作的理論知識根本不理解,這樣就只學到了其基本的東西,卻無法從深處掌握。
3、實踐基礎條件薄弱。如今,盡管很多學校都設置了實踐操作基地,不過在機械加工這一方面來講,其實踐的基礎設施還是相對單薄的,很多實踐操作工具的數量缺乏。當今學校的發展速度較快,學生人數逐年增多,不過學校的實踐操作器材并沒有隨之增加,這就無法使學生實踐操作達到滿意效果,對教學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
3 機械加工專業教學改進措施
1、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機械加工課是一門涉及問題多且雜的學科,它需要其他相關專業基礎課來支持。很多知識點不在實踐動手操作中親眼觀察是很難理解的,加之學生沒有太多實踐實訓動手經歷,單憑教師講解和簡單的實踐演示實訓,學生無法想象和體驗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系,學習和操作起來覺得內容枯燥、興趣淡薄。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要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訓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思想。
2、活躍課堂的氣氛。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活躍課堂氣氛很重要,氣氛濃了,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熱愛學習,老師可以在語言表達上增加一些幽默元素,讓同學們把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在理解上也開始簡單化,調動學生的情緒,不要讓他們厭煩學習?;钴S課堂氣氛,是體現老師自身具有的能力,這樣的講課方式,能夠給同學們營造一個輕松學會知識的環境。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國等需要一些具有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這樣才能為國家的一些企業培養更多的人才。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學生更應該具有創新的能力,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方法,不斷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求學生要運用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在實踐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使學生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達到創新的目的。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中職學生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在平時做課外習題的過程中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課堂上老師要增加課堂討論環節,可以讓同學們開拓思維能力,同學們能在互相討論中,發現實際問題,并且能夠增深他們對概念的理解,老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要深入實際,學生對學習的需求不同,有的同學可能會用很短的時間就能掌握了所學的知識,然后開始接受新的知識,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培養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對于他們的以后成長很有利。
5、加強師資能力。 要從兩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用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1)作為中職教育的教師自己要不斷進步、不斷學習;(2)院校方面要重視實踐師資力量的培養,要訓練出一批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師資隊伍。要想建設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師資力量就要采取有效的具體措施:(1)招聘引進,優化結構;(2)進修和內部培訓,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素質。
總之,伴隨著社會生產和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工廠企業急需要技能型、應用型人才。作為職中的機械教師,應積極地適應這種需要,改變舊有的教育模式,改變舊有的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面對職中的學生現狀,充分挖掘他們內心求知欲,和潛在的學習興趣,用各種簡單的方法和技巧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努力提高機械課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成為對社會的有價值、對企業有價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瑞.淺談職業學校機械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新課程:中旬,2014(07).
[2]郭師虹等.啟發式問題教學與創新思維的培養[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