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情緒,是促使人們在某一方面去頑強地追求和探索的動力。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重要保證,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內在的驅動作用,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生物學作為中學時期比較重要的一門學科,具有其獨特性,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如何讓學生愿學、樂學,就需要廣大生物教師共同努力,從方法上,技巧上潛移默化地去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樹立學習生物的信心。
關鍵詞:生物課;學習興趣;培養(yǎng)
由于學科的特點使其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并且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生物學教學中的趣味性,是對生物學科的自身特點的順應,也是相適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同時也是與教學規(guī)律相吻合的,與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相一致的。
1.利用教學心里效應,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師生心理、行為的相互作用和影響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其核心是讓學生了解生物科學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為今后學好生物學知識做好思想準備。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利用學生的心理效應,因勢利導,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學習自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的到課堂,用充滿激情的狀態(tài),含蓄深刻的、生動風趣的、抑揚頓挫的語言,干凈整潔的板書設計及繪畫技巧,把知識和趣味融為一體。其次,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從教學內容的安排和講授形式上的設計,要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一種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學習欲望-----這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開學的第一堂課,對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至關重要。精心準備課件,使學生了解到生物學的范疇從生物圈開始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環(huán)境,小到每個生物的個體及其組成細胞,以及看不到的微生物都是生物學研究的對象。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學好生物僅僅靠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進而,列舉發(fā)生在自己身邊與生命科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如溫室效應,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及仿生學的應用等,使同學們認識到生命科學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質量的密切關系;使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性。
2.設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任何人都有探求知識的需要,對學生來說,這種需要,就是學習動機的心理因素,學生的這種需要越強烈,學習動機就越強,越有利于教學的進行。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的一些生活現象,學生往往沒有過多的留意,要不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用這樣的現象作為情境,易于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弄懂問題的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在讓學生搜集與新課涉及的知識點相關疑問和感興趣話題,然后,教師就根據學生提出的相關疑問或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新課,同時,教師提出有關啟發(fā)性問題或用直觀材料設疑引入新課,例如我們在講《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著---蛋白質》這一節(jié)時,將由于劣質奶粉事件而使得食用該劣質奶粉的嬰兒出現了“大頭寶寶”的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通過創(chuàng)設該問題情境,用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就能產生出激烈的想探索這些問題的欲望。通過學習,學生了解到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
3.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易到難促進學習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經過認真的觀察、實踐、思考,才能體會生物學科中的規(guī)律。產生探究生物的興趣,理解所學的知識,獲取相應的能力。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愛學,想學,易學。
為此,我在教學時,通過介紹我國擁有的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同時指出,還有許多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破壞,很多動植物瀕臨滅絕,使學生明確自己肩負的重任和學習生物學的關系;通過介紹我國科技工作者在生物學領域中的突出成就,激發(fā)他們愛國熱情和自豪感,在此基礎上指出我國科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使同學們認識到生命科學的進步與人類社會質量的密切關系;使學生充分體會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及許多比較深奧的生物學知識,通過具體的直觀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對增進學生的感性體驗,化解難點等方面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利用競賽機制,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社會生活中競爭機制已深入到方方面面,若把它應用于生物教學中,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學生分為不同的生物興趣小組,組內互相幫扶,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小組之間相互評比,鞏固生物基礎知識,訓練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提高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例如,每周各組相互出一份試卷,相互考,評比第一名。在這個過程中,組內成員之間大家互相合作找題、做題、選題,這是對學生學習的一種自我的提高,做題的過程中,不會的內容大家可以互相討論,也可以問老師,即鞏固了知識,也激發(fā)了學習的斗志。
5.結論
興趣是知識的樂園,是成功的動力。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有巧妙地運用多種手段,精心設計教學,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只有在學生愿意學、想學、主動學的前提下,學生才會不斷調整改造自身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方式,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教學任務才能得到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湯品成 如何激發(fā)生物課堂教學的活力[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2、梁洪梅,吳慧賢.淺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成才之路;2008年第27期
作者簡介
吳海燕(1981-),工作于包頭市回民中學,職稱: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