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鋼琴演奏中音樂感覺是至關重要的,音樂感覺不僅是演奏者通過演奏表達內心情感的必要條件,也是演奏者賦予樂曲靈魂、更好的進行音樂創作的關鍵要素,更是演奏者與聽眾間進行良好溝通的紐帶。但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我國鋼琴教學中關于音樂感覺培養的理論研究、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作者認為有必要對該課題進行深入研究,能從具體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關鍵詞:鋼琴教學;音樂感覺培養;有效途徑
俗話說“樂譜是死的,演奏是活的。”鋼琴演奏除了將樂譜上的音符、記號演奏出來外,能否打動人心就要看演奏者的音樂感覺是否合乎曲目的內容與情感。所以在現代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的培養是極為關鍵的,良好的音樂感覺是學生進行鋼琴演奏的基礎,基于此,對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培養途徑研究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1 音樂感覺的概述及其演奏中的重要性
1、音樂感覺概述
音樂感覺是指對音樂能欣賞、理解、表現及進行創造的一種特性,音樂感覺既與人的生理因素有關,同時也與人的心理素質有著緊密的聯系。從生理角度來看,人對音樂中的音高、節奏、音色、和聲等的感知能力,以及對于音樂的記憶力、想象力、審美感知能力等都是影響人的音樂感覺的重要因素。從心理角度來看,音樂感覺本身即可歸為音樂心理學的范疇,影響人的音樂感覺的心理因素既包括個人的音樂知識與經驗的積累程度,文化素質與內在修養的水平,也包括個人的成長閱歷以及審美價值取向等,具有著較強的綜合性。這也是學生鋼琴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素質。
2、音樂感覺在演奏中的重要性
音樂演奏絕非是照著樂譜進行機械的樂器操作,實質上音樂演奏具有著很強的創造性,以鋼琴演奏為例,即使相同的樂曲,每次進行彈奏時也都是新的創作過程中,彈奏者的個人能力發揮與個人情感的融入,往往能賦予樂曲新的靈魂與生命,因此也可以說每一次的樂曲演奏都是一次創新的過程。音樂感覺是演奏者進行音樂創新所必備的素質,良好的音樂感覺能夠使演奏者能夠通過耳朵、大腦與音樂進行完美的交互,在日常的音樂欣賞中把握音樂的內涵,并從中發掘對完善自身演奏有所幫助的關鍵要素,以及激發自身創作動力的靈感火花,幫助演奏者提升演奏的水平。同時音樂感覺也是演奏者與聽眾之間溝通的重要紐帶,演奏者通過自身音樂感覺將音樂的體會與感悟以及自身真實的情感融入到手指的彈奏當中,并通過完美的演奏把所要表達的情感傳遞給聽眾,使樂曲表現出更加深刻的內涵,也使鋼琴演奏更加充實飽滿,避免了機械彈奏帶來的空洞感。由此可見,音樂感覺對于鋼琴演奏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要培養出擁有較高水平與創作能力的音樂人才,在鋼琴教學中加強學生音樂感覺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2 當前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培養存在的不足
1、關于音樂感覺培養的理論研究不足
鋼琴自出現以來經歷了三百余年的發展歷史,其在世界音樂發展史中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所形成鋼琴教學理論以及教學方法已經數不勝數,并且許多鋼琴教學方法已經被人們所認可并取得良好成績,但時至今日在鋼琴教學中對于音樂感覺培養的理論研究卻相較缺乏。音樂感覺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并無法以具體的標準來進行衡量,而對于從事鋼琴教學的教師而言,音樂感覺的培養又是教學中所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直接影響著鋼琴教學的效果和學生鋼琴演奏水平、能力的發展,音樂感覺培養理論研究上的相對不足對于鋼琴教學而言具有一定的制約性。
2、存在著“樂感天生”思想觀念
在現代鋼琴教學中“樂感天生”的陳舊思想觀念仍舊存在,許多學生在經歷初期的挫折后,就會認為自己沒有天賦,天生缺乏音樂感覺,進而對鋼琴學習失去信心,而一些家長也可能會基于這樣的想法而任憑孩子放棄鋼琴學習,甚至一些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認為一些表現不良、接受速度較慢的學生是由于天生缺乏樂感而不重視對學生的后天音樂感覺的培養,對學生音樂感覺的后天提升有很大的不良影響,嚴重者會導致學生放棄自己所熱愛的鋼琴夢想。音樂感覺并非完全與生俱來的,成功的鋼琴演奏家也并非都是音樂方面的天才,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與后天的培養也能夠是音樂感覺得到有效的提升。
3、技巧訓練與樂感培養相分離
目前普遍應用的鋼琴教學方式,大都以動作技巧訓練為重點,對指法動作練習十分重視,要求學生通過不斷的訓練來熟練掌握鋼琴彈奏的動作技巧,但相對的在音樂感覺培養方面卻十分不足,即使進行相關的訓練也往往是在動作技巧熟練掌握后加入部分音樂賞析等課程。前期的動作技巧訓練中通常是十分枯燥的,甚至會使學生對鋼琴學習失去興趣,將鋼琴彈奏視為一種按照樂譜進行的機械性手指動作,讓學生在彈奏時無法全身心的融入,也會使彈奏出的音樂顯得空洞、缺乏內涵。
3 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培養的有效途徑
1、從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覺
音樂創作的目的除了表達創作者的內心情感外,更重要的是滿足聽眾的聽覺享受,因此,音樂與聽覺系統是不能分開的,在鋼琴教學中音樂感覺的培養可以從對經典音樂作品的欣賞著手。教師可以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聽”的機會,利用音質較好的音響設備播放鋼琴大師的作品錄音,在有條件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鋼琴大師的現場音樂會,讓學生從聽覺系統上感受鋼琴大師演奏中的精湛技巧和精致音色,使聽覺系統的音樂感知能力得到專業程度的提升,使學生對音樂與情感互相轉換的思維能力逐漸形成,從而為學生未來的音樂演奏與音樂創作打下良好基礎。帶領學生從聽覺去感受、體會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對作品中情感的音色處理手法進行分析,在不斷反復的聆聽與思考中培養學生的音色敏感度,學生通過聆聽、體會音樂中的美感并通過模仿與學習,嘗試融入情感的音色處理方法,在對比中使自己的演奏逐漸趨于成熟。
在鋼琴曲《北風吹》的教學賞析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曲目的背景知識,通過觀看《白毛女》的歌劇視頻幫助學生準確的把握鋼琴改編曲的情感基調,然后帶領學生針對作品中標有演奏要求的段落從旋律、音色、力度、節奏、速度、踏板等幾方面的變化進行欣賞分析,在教師的語言引導下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豐富的想象力感受這些變化所呈現的音樂畫面,并隨著樂曲旋律、節奏的變化結合故事情節的發展體會其中的情感轉換,讓學生在賞析過程中通過聽覺的辨識來感受這幾方面的變化對于情感表達產生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最終讓學生在欣賞中通過大量的作品積累,通過聽覺對作品的情感內容形成合理的理解能力。
2、興趣是培養音樂感覺不可忽視的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鋼琴教學而言也是如此,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有多強烈,其在鋼琴學習中所投入的精力就有多大。因此,教師要實現良好的鋼琴教學效果,還要注意對學生鋼琴興趣的培養,需要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進行積極引導,比如性格開朗且好動的學生應該以帶有比喻性、色彩性強烈的教學語言和手段進行吸引,同時也要通過一些嚴格要求避免學生思維過度活躍和發散,脫離鋼琴教學內容和課堂;而對于性格內向斯文的學生應該多給予鼓勵和信心、耐心帶動,提供足夠的展示空間和機會,通過耐心的激勵引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演奏熱情。總之最終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激發并維持學生對鋼琴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進而對自身的獨立演奏產生強烈渴望和向往,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音樂感覺的培養將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濃烈的學習興趣和熱愛作為一種有效的融合劑,能讓學生更好的將內心情感與鋼琴彈奏融合到一起,從音樂深處感受作品的內涵,這也將為學生未來的二度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通過唱譜讓學生體會音樂的歌唱性和律動感
在鋼琴教學中唱與彈是不可分開的,“唱譜”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捕捉音樂的歌唱線條和內在的律動感,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從而更好的把握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這對于學生音樂感覺的培養是十分有效的。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在一開始就要將“唱譜”與“彈奏”結合起來,讓學生跟隨著手指彈奏唱譜,在手指運動的同時,讓聲帶、口腔以及大腦共同運作,使學生在彈與唱中感受音樂的特性、體會音樂的情感。在學生唱譜時教師要注意對其呼吸、停頓、節奏的指導,幫助學生將情感融入到唱譜中,以情感帶動手指的運動,做到“由心而唱、由感而彈”,從而更好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
如在愛德華·麥克道威爾《致野玫瑰》的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帶領學生對曲目的風格及情感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這是一首優美且歌唱性很強的曲子,在了解曲目的風格、情感特點后,跟隨教師的彈奏進行唱譜,盡可能的通過語言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將森林中野玫瑰盛開的優美景象以及深藏其中的抒情意味通過帶有感情的吟唱表達出來,同時教師帶領學生從節拍特點、旋律走向和樂句劃分捕捉樂曲的強弱規律、力度起伏和呼吸停頓,幫助學生更準確的把握情感的表達方式,從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感受曲子中清新樸素而又靜謐美好的感覺。
4、通過演奏實踐培養學生的音樂感覺
演奏是高級的音樂闡釋行為,對技巧、心理的要求很高。雖然很多學生不以專業性的演奏為目的,但以表演要求的演奏處理要求他們,而且讓他們在演奏時不覺得這是一件苦差事或是額外的負擔,反而是一種藝術的享受、美的體驗,那么我們鋼琴課的教學將會出現一個嶄新的面貌。學生通過演奏實踐可以發現自身演奏與大師演奏存在的差距,對技巧訓練、情感表達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后進而分析自身的不足,針對這些不足之處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彌補,如技巧欠缺就不能很好的將樂譜中的要求通過彈奏表現出來,會影響到音樂形象、情感內容的完整表達,借此以鞏固基本功、加強技巧訓練來改善:通過基本的演奏手法以及不同情感的技巧表達方式的反復練習予以彌補;情感投入方面,通過對作者性格、樂曲的創作背景等理論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加深對樂曲的體會,從而對作品的深刻內涵進行準確把握:在日常增加不同時期的作家及演奏大師生平經歷、作品創作過程的知識積累,了解他們的創作風格,并通過對鋼琴曲的賞析加深作品的情感體驗,之后嘗試在自身的彈奏中融入情感,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將情感與演奏進行深入結合,從中培養音樂感覺,從而有效提高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
4 總結
鋼琴演奏需要演奏者用心投入才能產生好的作品,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動作技巧,同時還要通過引導培養學生音樂感覺,讓學生用心去體會和感悟鋼琴演奏的魅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鋼琴的學習與演奏中,真正融入到藝術的世界當中,動作與靈魂的完美融合,展現出鋼琴彈奏的內涵與美感,也從中獲得愉悅的體驗,并使內心在音樂中得到升華,從而培養出更優秀鋼琴演奏者。
參考文獻
[1] 馬維納.高師鋼琴教學之感悟——讓學生們學會“聽”音樂[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7).
[2] 胡多歌.音樂心理學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