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要: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本文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創設教學情境的幾種常用形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境設置;探究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精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所謂的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指如何給學生營造一個問題氛圍,讓學生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最終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我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幾點看法。
1 結合趣味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紀普遍不大,因此他們對一些故事都非常感興趣。為了打破數學課堂過于沉悶的氛圍,我們數學教師可以適當的結合一些故事創設問題情境。這樣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集中注意力。例如,我在執教“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創設問題情境,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兩只小松鼠在玩耍,玩著玩著它們發現了一棵結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樹,看到此種情況,兩只松鼠快速的爬上了大松樹。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米,然后爬了3米終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米,結果晚了一步。”同學們聽到這個故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看到這種情況,我適時的拋出問題:“請大家算下這兩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還要爬多高才能夠到松子?”問題拋出之后,學生紛紛計算起來,得出了問題的正確答案。在我的引導之下,學生也逐步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結合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是一種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方法之一,只要運用的合理就可以創設出高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嘗試、列式中,感受到有學習新知的必要,繼而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據問題與故事中麥粒放置規律,引發聯想,使學生思維迅速活躍了起來,使學生的全部心理活動參與到了這節課的學習中來。
2 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和諧統一。在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數學知識是可以與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的。 例如,我在執教“軸對稱圖形”這個數學概念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這一數學概念,我創設了下面這樣一個情境:“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請問同學們都會剪紙嗎?”同學們有的表示會,有的表示不會。然后我出示了一段民間藝人剪紙的視頻,學生看的都非常入神,紛紛對這些民間藝人的剪紙手藝表示驚嘆。精美的蝴蝶、紅雙喜在藝人的手底下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不得不讓人佩服。看到學生如此的羨慕,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你們有沒有發現藝人所剪出的圖片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嗎?”聽到這個問題,馬上就有學生回答道:“這些剪紙都是對稱的!”通過這名學生的回答,大家紛紛表示確實都是這樣的。于是我順勢說道:“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軸對稱圖形,下面我們進行對軸對稱圖形的學習。”
從上述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結合生活創設問題情境確實可以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3 結合教學重點創設問題情境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必須要把握住重點,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創設問題情境,即必須要在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上創設情境。這樣可以避免創設問題情境時所產生的盲目性。重點問題事實上就是教學內容的關鍵部分。那么,究竟如何把握好在重點問題處創設問題情境呢?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導入、新課講解、課堂練習固然重要,但課堂小結同樣不可忽視。如果課堂小結恰到好處,可以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美。例如,在講“垂直于弦的直徑”第一課時,課堂小結只有兩句話。即“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定理(垂徑定理),發現了一種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徑為輔助線來解有關弦的問題)。”這樣的小結耐人尋味,只須寥寥數語,就歸納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便于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創設教學情境應注意的問題:一是創設的情境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二是創設的情境要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和世界觀。三是情境創設要體現學科特色,緊扣教學目標和內容,凸現學習重點,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四是情境創設要注重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善于發現、挖掘、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五是創設情境的內容要科學,難易要適度,時機要恰當;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使學生思維清晰;要考慮多樣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利用類比聯想創設知識遷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創設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主動聯想、歸納、類比,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去感受、去發現、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總之,創設問題情境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結合游戲創設問題情境、結合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結合角色表演創設問題情境等。在此就不一一贅述。希望本文可以對初中教師如何創設問題情境有所啟發,引導更多的一線初中數學教師參與到該問題的研究當中來,不斷提高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呂桂俠.初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的幾種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09(S1)
[2]林雅.談數學教學的情境創設[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3)
[3]徐學謙.如何創設情境進行數學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