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曼
摘要: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是為了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一般來說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主要是解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問題也開始不斷的和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很多應用題對于小學生們來說是較難的。因為應用題考查的是小學生們對于基礎學習知識的運用能力。本文主要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具體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解題技巧和辦法,來幫助小學教師開展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 分數乘除法 應用題
引言
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主要是為了針對學生們的基礎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加以考察。現階段很多學生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的學習,相對來說是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不能靈活的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的應用問題。為了加強對于學生們的應用題的訓練,老師需要不斷的幫助學生們整理具體的解決思路,引導學生們加強對于問題的探究。現階段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深化和改革,應用題的難度也增加了。教師在教學目標設定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以引導為主,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1、影響小學生們解答分數乘除應用題的具體因素
本身分數乘除法對于小學生來說就是一個很難的知識點,很多小學生由于自身的基礎知識不夠扎實,對于基礎知識的解答能力不夠過關。尤其是在算數和計算方面,很多小學生沒有做好沒有對于計算方面的解答,使得很多學生無法靈活的運用基礎知識來解決具體應用問題。小學生看到了應用題無從下手,不管是對于題意的理解,還是對于計算的方式都會使得學生們缺乏了解題的能力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難度,使得學生們自身會喪失解題的信心,也會導致學生們在解答的過程中審題不清、書寫失誤等現象,影響了自身的解題水平。
2、提高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解答的教學策略
2.1 利用生活實際引入情景教學
學生們在解答分數乘除法是最基本的是需要理順題目的意思,找準具體的解決方式和解決方法。很多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分數乘除法的混合運算,使得原本的計算題變得復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學生們應用題學習時,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創設學生們所喜愛的情景,以情景教學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們解答生活中所存在的難題。例如當老師在教學生們學習分數乘法應用題時,老師可以自身創設一定的情境,比如說老師給學生們舉例,當小明和媽媽一起去商場買玩具,小明的玩具購買時,媽媽給了小明20塊錢,但是小明買了一個玩具之后還剩下1/2,那么小明的玩具是花了多少錢買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在設置情境的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聯系實際生活中自己和父母出去買東西的時候還剩下1/2,讓學生理解1/2是多少?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生活的場景產生聯想,了解1/2的這個概念,課堂上幫助學生們解答難題。
創設情境的教學方式是基于吸引學生們注意力,引發學生們探索心和好奇心的目的來開展的。幫助學生們感知知識,在課堂氛圍下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來營造教學的氣氛,幫助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
2.2 抓住單位“1”來判斷題型
想要讓學生們可以對應用題進行解答,首先要教學生們如何判斷題型。首先讓學生們來看單位“1”到底是未知還是已知的,然后去解決問題。
例如當一道題解決養雞場的雞有2000只,鵝的數量是雞的1/2。鴨的數量是鵝的1/4,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學生們解答鴨的數量是多少的時候,可以教學生們把雞的個數看為單位“1”.讓學生們先計算鵝的支出,進而算出來鴨的只數。
2.3 利用線段圖來計算
想要幫助學生們解答問題,除了創設情境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線段圖的優勢來幫助學生們整理好問題處理過程中的整體和部分之間的關系。
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們通過看圖來分析問題,重要是讓學生們通過圖像讓學生們自己創設圖的畫法,通過自己畫圖來解答具體的應用問題,培養學生們看圖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比方說當老師在給學生們出一道題,某一高校在2014年招生的學生人數是2100人,相較于原先所計劃招生的人數多了1/5,那么學校原本要招收多少人?像這樣應用題計算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已有例題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自己通過對于線段圖的劃分,來了解數量之間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于數學問題難度的降低,幫助學生們學習。
2.4 抓好關鍵語句的解答
想要幫助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讓學生們學會如何解決關鍵語句,分清楚對應量和對應分率.在數學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每一個分率都有一個具體的數量。想要讓學生們解答數學中繁瑣的難題,就需要讓學生們找好關鍵句,領會具體句的意思。
例如:小明去采購蘋果和香蕉,將香蕉和蘋果分別裝在兩個筐子里。蘋果比香蕉要多8.4千克,而且要從蘋果和香蕉里各取3 6千克。就已知條件,我們可以知道蘋果和香蕉中,蘋果所剩下的5/24等于香蕉所余的1/4,那么現在請問蘋果有多少千克?香蕉有多少千克?
對于這一問題的解答,為了方便學生們的理解,首先要讓學生們學會找好關鍵語句。先蘋果和香蕉比,余下的重量多8.4千克,而且蘋果所余的5/24就是蘋果的一個標準量,我們可以把它設為單位“1”,然后去結合具體多的8.4千克來進行計算。為了方便對于蘋果所余數量的計算,我們可以列方程為8.4÷(1-5/24÷l/4) =50.4(千克)。根據題意,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蘋果余下的重量,取出來的重量是3 6千克,那么原來的蘋果的重量就是54千克。而香蕉的重量則是54千克的蘋果重量減去余下的8.4千克就是最后香蕉的重量45.6千克。通過這樣的計算來解答實際的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學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具體解答時,還需要加強小學生自身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礎知識的鞏固。需要老師在課堂上創新應用題的教學方式,不斷擴展教學的思路。針對學生們對于問題解答的好奇心,幫助學生們及時的克服自己的心理困難,構建完善的應用題解答思維和解答體系。通過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相互聯系,幫助學生們解答應用難題,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解決分數乘法應用難題,讓學生們掌握解答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姚敏.基于嘗試教學理論“分數乘除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