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伴隨著高中教育體制的一步步改革,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在。有關這一問題的理性思考,包括“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主要特征、意義以及實現策略三個方面內容。筆者所重點講述的就是如何在課堂上實現教學生活化。
關鍵詞: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生活化 重要性 思考
無論出于那一階段的學習,其實質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因而,在此筆者可以大膽提出這樣一種論斷:無論多么好的教育教學,都需要實現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這樣有助于學習,也有利于實際應用。對于高中政治這門科目而言,它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理論學科,更與生活緊密相關。高中階段,剛好是學生們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學習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將日常課堂之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實現生活化的主要途徑就是需要學生們密切的關注時事政治內容,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了解政治,同時學會將學習到的內容通合理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觀念符合當下對于教育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因此,在這一方面來說教師應當將教學目標落在實處。因此,在這樣一個講究素質教育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我們大談特談實現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有助于學生們學好這門課程。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主要特征
1、課堂教學接近生活
有關高中政治的教學生活化理性思考,作為其主要特征,“接近生活”就是需要首先提出的。“課堂教學生活化”不是一種現象、也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教學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為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通過密切關注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工具,實現學生對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形成更加具體印象反映。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以不斷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一系列相關事件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存在的這一系列現象中實現獨立的思考以及靈活運用。
2、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正所謂任何階段的學習都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輔助性教學,尤其以中小學和高校教學為主。因此在高中的政治生活化的教學課堂上,更加需要教師們將課堂的主導權轉移到學生們身上。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經歷與實際體驗都會有所不一,因此,讓學生們學會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從自己的理解角度出發,將日常所學都合理的轉化為自己所需要的經驗理念,從而實現有效的思維啟迪。
二、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主要意義
1、有效發展高中生的主體性地位
高中階段的學生們一般都屬于青少年階段,正如上述所言。為了能夠有效的促進并提升學生們的研究事物能力與觀察事物的能力,我們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辯證的邏輯觀念,注重事物的發展及其規律。政治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與人們的生活有這米且的關聯,甚至研究一下政治新聞,我們能夠發現生活中的很多事件都是政治事件。正所謂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情,即新聞。總結歸納出這些案件,都能夠有利于鍛煉學生更好地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因而促進了高中生們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2、實現課堂政治與生活政治的有機統
作為當下教育中較為火熱的一個名詞——“課堂教學生活化”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學術領域。或許有對比你就會發現,放眼以往高中政治的傳統式的教育方式,據調查來看,學生們都會用:無聊、乏味、枯燥等一些消極的字眼來形容。教師們也一次次反應,在課堂上大多數的學生們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學習狀態,部分學生是靠意念來支撐美睫課堂的枯燥學習,是所謂百害而無一利。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讓教師們提不起強烈的教學興趣。為了能夠讓我們的高中政治明顯的脫離傳統式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政治與生活政治的有機統一是最重要的。
三、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針策略
1、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承載體一般包含教材、教案與教具幾方面,作為每日教學的重要學習資源,我們不能夠將目光短暫的停留在課本上,也需要將目光轉移到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與個人體驗之中。因此,在這一程度上來說豐富教學內容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們在政治課堂上,為了能夠有下的實現政治“教學生活化”,不僅需要在課堂上由教師引用實際生活中的相關例子,更加需要利用相關的時間組織帶領學生們去參與一些生活實際相關的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們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換為實際之需。
2、完善教學方法
完善教學方法也是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另一種方針策略。實際上,我們所說的政治課堂,并非完全僅限于在教室中的,也并非局限于每周的兩節課程。精確的來講,為了能夠有效的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這一教學目標,就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新中新型的教學模式。例如:安排相關政治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戶外實際等。
3、更新教學理念
為了能夠保證我們的高中政治教育不斷有所突破和進展,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完全不是無稽之談,而是大勢所趨。相比傳統式的教學理念不斷地墨梅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于新興的教學方式來說,與時俱進金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一種教學理念,適合學生發展和社會要求的就是優秀的教育理念。但是這一理念應當是“活性”的、“發展”的。符合每一階段、每一時期的教學新要求。因此,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引導剛隨時開拓進取、永葆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才是優秀教育上策。
參考文獻
[1]賴永珍.“活水”引入高中政治課堂——淺談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文學教育(中),2014-05-15.
[2]李建;鐘景申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J].學周刊,2014 -07-03 10:18.
[3]徐曉艷.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