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芳
摘要:語文知識絕大多數來自于生活中,同時語文的學習最終也是為生活所服務的。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語文的學習應該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在語文方面的實踐能力。而我們之所以要設置語文課程,就是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更好地運用我國的漢字。那么由此一來語文的學習不僅僅停留于教材中的知識,作為老師要善于將語文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進行練習,結合家庭和社會中的教學資源,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但是當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提倡核心素養的今天,我們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呢?下面將進行具體的闡釋。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 生活化教學
語文教學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需要生活化。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打破了之前語文教學的單一性,使得語文教學提升到了生命的高度。語文教學的生活化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意義。通過我們的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內容,構建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和學習內容,能夠大大的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現狀
(一)沒有遵循新課標的要求
當前在教學中提倡綜合性。語文素養中指出了要培養學生的是適應生活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素養。也就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課本的知識,而是注重將課文的知識和生活進行融合。但是在當前的課堂中就存在著一些問題,不能夠和生活進行結合,而只是一些單調的知識點的學習,不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能力,禁錮了學生的思想。
(二)語文教學過于模式化和機械化
當前的語文教學過于模式化是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缺乏主動性,認為語文特別的枯燥,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那么老師在上課時只能夠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教學,無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指導,使得學生的學習不能夠和生活進行更好地融合。
二、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一)生活化教學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更側重于學生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但是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人文素養的重要性。但是通過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更好地觸及學生內心的一些啟發和對于生命的感悟。比如如果在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能夠更好地感知學生的心靈,可以設置一些問題,比如對低年級學生提問花兒為什么會開放。這種具有溫情的問題,通過孩子的回答我們可以借此愛的種子。
(二)生活化教學更能發掘學生潛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那么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讓學生展現這些優勢,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因為生活化的教學能夠涉及到學生的多個領域,給了學生展示的機會,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生活化教學拓展了學生的體驗渠道
語文和生活的結合,能夠更好地豐富我們的教學資源,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拓展學生的體驗的渠道。例如我們在學習長春版三年級課文《秋天來了》這一課時,為了能夠和我們的自然進行結合,教師就可以多給學生展示一些自然中秋天的真實的景象,也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談一談他們眼中的秋天。
三、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創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很多的教室中都設置了一些知識角、圖書角或者是一些優秀的作業欄和評分欄,使得整個教室充滿了學習的氣氛,但是生活化的教學需要融入生活,那么從教室的布置到學校的環境的布置我們都應該更加的生活化。比如可以開辟一些植物角或者是動物角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等等。
(二)聯系家庭生活,學習語文
兒童進行學習的第一個課堂便是家庭,因此老師需要抓住學生和家庭的特點展開教學。為此我們可以創造家庭式的語文課堂。比如我們在一年級進行拼音教學時,有的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然后我們可以讓家長配合,讓學生回家當小老師把每天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爸媽昕。那么這樣堅持下去,孩子能夠更好地轉變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達到了生活化教學的目的。同時在家庭生活中招待客人或者是平時家長打電話,其實對于學生來說都是語文的學習和觀察,通過讓他們自己實踐,來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三)聯系班級生活,學習語文
班級生活也同樣是學生語文生活化學習的重要陣地。我們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書畫比賽或者是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等。還可以讓他們編排一些小話劇。
(四)體驗生活,學習語文
在語文的教學中我們應該多帶領學生真正的走入到社會中和生活中,去真正的體驗,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感悟。比如我們在學習長春版二年級語文口語交際零花錢怎么用時,就可以給學生分組準備一些錢,讓學生結成小組去安排這些資金的使用,通過實踐,讓學生真正的學好這一課。
結束語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要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更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彩芬.生活化教學讓小學語文更接“地氣”[J].中外交流,2015,(28).
[2]宋偉萍,談談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與學生生活語文化[J].時代教育,2014,(24).
[3]季瑩,語文閱讀教學應力求地氣化[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