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麗潔 崔嵩
【摘要】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改進和優化傳統的管理觀念,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目的,而不是放任其進行發展。本文從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三個方面分析了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以人為本;學生管理;策略
一、工作方式上對高校學生進行以人為本理念的管理
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工作理念,“以人為本”就必須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貫徹好尊重學生、服務學生與發展學生這三點,抓好服務學生這個學生工作的中心,樹立起良好的服務意識,對服務條件進行優化,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滿足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發展。學生工作者可以通過傾聽、溝通和激勵這三個策略做好學生的服務指導工作。
l.當一個良好的傾聽者。有效的傾聽可以讓師生之間的距離更加貼近,改善雙方的感情,學生對于教師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自然就會進行更多更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對于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一些學生找老師傾訴自己的心中的苦惱,只是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善于傾聽,當一個合格的聽眾,然后幫助學生解開心結。
2.成為主動關心學生的溝通者。在師生日常相處中教師要拋棄傳統的等級觀念,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關系,主動去關心學生、服務于學生。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詳細的了解,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工作;其次要保持和藹的態度,語氣溫和,適當的贊美和激勵學生,讓他們更加具有自信心;最后是不要吝惜贊美和關心的話語,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改變他們的心境,從精神上支持學生。
3.成為一個激勵者去引導學生實現自身價值。在集體生活中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都會慢慢被培養起來,從潛意識里每個學生都愿意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為集體服務。所以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制定重大決策或者發展目標的時候,倡導學生參與到決策的過程中來,并為學生提供機會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這樣一方面實現了學生的自我價值,對他們的內在動力是一種激發,另一方面對于集體內部良好氛圍的建立有幫助,大家彼此相互信任,提升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工作方法上對高校學生進行以人為本理念的管理
1.通過理論研究來保證科學的管理體系的建立,在工作中理論要結合實際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這項工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不管是組織設計還是實施的過程都要保證其科學性,最終目標是培養人才,提升學生的素質,通過校園文化這個載體以及鼓勵和引導這種手段,形成全新的學生管理工作格局,做到教育、服務、管理和激勵的四位一體。
2.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到底,由傳統的剛性管理轉變為柔性管理。首先要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情況、內在需求等進行研究,結合學生不同專業的特點以及發展情況,通過有效的激勵、引導和教育來讓學生具有更好的集體凝聚力、歸屬感,通過強化學生在自我發展方面的認識程度來讓學生更加認同和配合學校管理,學生就可以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自我管理和約束,對于外部的規范化管理也可以更加自覺的接受和配合。
三、在工作內容上對高校學生進行以人為本理念的管理
培養人才是高等學校最基礎的任務,同時也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中心,學生管理工作要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讓自身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以及吸引力。大院理工大學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學生管理理念,叫作“生涯導航——大學生成長成才教育大綱”,將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地體現了出來,其他高校可以進行借鑒學習,提高自身的學生管理水平。成長成才教育大綱結合不同年級的學生的特點,制定了不同目標維度和教育內容維度,還有不同的成長任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主要是專業思想、養成、安全方面的教育,并且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高年級學生主要教育的是創新創業、職業認知等方面,而貫穿于整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心理健康、理想信念、生涯輔導等,在四年內不曾間斷。
人本管理的核心內容是組織成員自身進行的管理,授權是實現自我管理的前提所在。在組織基礎上有兩種形式可以實現自我管理:分別是個人和團隊的自我管理。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管理中,學生是自我實現的主體,而學校是引導和守護學生自我實現的對象。搞笑的管理工作人應該建設一個科學而全面的學生管理框架,在學生管理格局中引入生涯導航的內容并從學生的專業特點出發進行設計,將學校的教育資源整合起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生涯導航,同時也讓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規范性和科學程度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