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解決教學內容較多與小學生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的矛盾,是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解決這個矛盾,教師需要掌握知識的重難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重視復習鞏固,以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任務 學習效率
過分緊張的學習氣氛剝奪了孩子們的快樂童年,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孩子們的笑聲、笑臉都消失了。怎樣擺脫這樣的局面,還學生快樂的童年,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
一、掌握每節課的知識點、重點及難點
教師課前準備是否充分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一位真正敬業的老師對每節課向學生傳授哪些知識點應當了如指掌,學生對哪個知識點的理解、接受會有困難都應是心中有數的,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有的放矢,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才能保證學生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否則,提高學習效率就成了紙上談兵。其中,尤其要善于利用課上的黃金時間學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段,突出本節內容的重點,使大多數甚至全體學生掌握重點知識。例如,在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時,我了解學生對劃分數級上容易出錯,如讀萬級上的數不帶“萬”字等,是導致讀錯的主要原有原因。因此在教學時,利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黃金時間強調劃分數級必須從低位數起,每4位一個數級,如果你錯誤地從高位數起劃分數級,很容易讀錯,并反復舉例比較說明。學生牢牢地記住了劃分數級必須從低位數數起。如讀9898989從低化起劃分數級989,8989讀作九百八十九萬八千九百八十九;若從高位起劃分數級9898,989,常錯讀作九千八百九十萬八千九百八十九,這樣比較讓學生記憶深刻。然后我又用讀完每級上的數要上“萬”字牌的鎖這樣趣味件的方法使學生牢記讀完萬級上的數加“萬”字的學習難點。講完例題后,全班80多人幾乎全部掌握了億以內數的讀法,老師高興,學生愉快。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我深深地感到興趣在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有了興趣,他們才愛學,才會主動地去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從細微處著手。
1、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習數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情感培育過程。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比如老師語言的幽默,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又如,在教學使用量角器量角時,發現有的學生不會使用,不把量角器放在角上,我就舉了一個趣例:老師家有測體重的稱,現在你們在教室里,我想讓你們用那個稱測量一下你們的體重,能辦到嗎?學生回答:辦不到。為什么辦不到呀?學生說離得遠,我反問:離得近就有辦法嗎?比如我把我家的稱拿來,你站在稱的旁邊,能稱你的體重嗎?學生嘩然大笑,一起嘁不能。那怎樣才能稱你的體重呢?學生回答:站在稱上。老師說:對了,這跟量角是一個的道理量角器不在角上是沒辦法測量的。那你們就要把量角器放在角上,這樣一講學生都明白了怎樣使用量角器。這樣講解,學習內容更形象直觀,課堂也更富有情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其次,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師生情感交流的加強,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經常給予學生贊揚,發現他們思維的“閃光點”也能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
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
在教學新知識前,教師應有意創設生動、愉悅的意境,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果。在創設情景上,教師可以把故事、游戲引入課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操作。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前,可創設這樣的情景:“小紅、小蘭兩人吃一個蛋糕,每個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數學該如何表示呢?”學生們會感到很有趣, 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出教學內容, 帶學生們進入新知識的學習。 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和接受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在教師提出問題后,也要注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大膽嘗試解決問題。
3、重視教學中的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必須要引導傘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教師要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比如,在教學認識角的教學時,認識銳角、鈍角、直角、平角、360度角,我都是讓學生自己通過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等辦法,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來加深印象,上課氣氛活躍,學生求知欲望強烈。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重視學習的復習和鞏固
小學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系統性強,前后聯系密切。課后布置適當的作業,能給學生創造復習、鞏固知識的平臺,提供總結、探索、發展的空間,不僅鞏固和發腱課堂所獲得的知識,更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習興趣,培養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受學生思維發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通過作業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教師還必須重視后的輔導與督促,重視作業批改。對待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不能簡單地讓學生白行改正,因為小學生的自制力差,發現自己的作業錯了,往往急于尋找正確答案,容易形成抄正確答案的不良學習習慣,影響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因此,我允許學生作業出錯,但不許抄正確答案,必須通過自己的反思,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去改正作業中的錯誤。我特別重視作業改正環節,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識作用,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總之,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一定要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要掌握教學知識的重難點,運用正確的教學力法,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陽陽,數學審題能力培養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4(95):78
[2]高月霞,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J].新課程(中),2013(1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