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 杜偉華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當中,除了要讓學生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外,還應當要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實現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探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思維 發展策略探究
1、培養小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意義
思維,看不見,摸不著,但在學習、生活、工作中,思維決定效果、思維決定效率、思維決定行動。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習活動中、在工作中,人的行為都是在思維的支配下產生的。思維能力包括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比較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思維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人綜合能力的發展水平。思維能力參與和支配著人類的一切與智力相關的活動,所以思維能力可以稱得上人智慧的核心。小學數學學科,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想象的教學方法,較其他學科更多,思維能力的培養每時每刻都會在教育教學中體現。因此,思維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核心內容,其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小學時期正是思維逐步形成的成長期,也正是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期。關注學生思維發展的培養,促進他們潛能的發揮,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必須積極探索并付諸行動。學生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便可以終身受益,使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甚至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時,都能夠進行理性判斷和邏輯思考,可以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同時,隨著思維的逐步形成與發展,學生能從思考到會思考,逐步形成獨立思考能力,由淺層次的思考到深層次的思考,逐步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對某些知識點、對某些數學情境,從提出問題到學會進行質疑,最終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而這些思考、分析、提問、質疑的過程,恰恰是學生思維能力逐步提升的過程。學生的推理能力、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會逐步形成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全面提高。
2、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
2.1以思維的發展驅動解題策略的形成
筆者一直認為,思維的發展與解題策略的形成其實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解題策略的形成肯定也是依賴思維的發展的,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自然是一個思維不斷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有形的策略還是無形的策略,都是在思維驅動下不斷發展的。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思維發展如何才能被教師準確把握?這是一個頗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筆者的觀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的小學生,其思維發展往往是通過對數學命題的理解來獲得判斷的。數學命題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新知構建中的概念、規律、公式等;另一種是新知的運用,主要就是學生對數學試題的理解。比如說在“圖形的運動”教學中,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是隨著圖形的平移與旋轉而發生的,到了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當需要學生判斷某個圖案是由哪個圖形旋轉而成時,學生思維所加工的自然就是圖形與圖案的表象——一包括靜止表象與動態表象(想象表象)。注意分析教材了沒有?教材通過6道課后習題來讓學生進行訓練,這樣的題量顯然不只是讓學生去進行簡單的重復,而是讓學生在重復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策略性的直覺,即以后遇到圖形運動,最好的應答策略之一,就是進行有效的表象加工一——學生并不需要知道表象這一概念,只要知道在大腦中去構建動態的圖形即可,而這恰恰是“圖形的運動”教學所最需要注重的一點:圖形的運動最終應該落腳到學生思維中的圖形的運動,即表象的形成與加工。
2.2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是很喜歡對教師的講解提出一定的疑問的,雖然這些疑問有的在理有的不在理,但是無論怎樣,只要學生能夠提出疑問,便證明他們是認真地進行了思考的,并且提出了屬于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而不是忽略學生的這些質疑,要讓他們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故意犯一些容易發現的小錯誤,進而讓學生去發現錯誤、提出疑問,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從而實現他們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2.3注重發展本質,豐富活動形式
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主陣地。現如今的教學重點是以學生主動思維、主動學習、積極參與活動來完成的。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通過教師單方面傳導所能完成的,教師只是激勵者、引導者,而學生才是活動的主體。要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應該是主動獲取知識、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時教師就應該考慮,如何把時間交給學生,如何創設寬松愉悅的活動情境,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把知識轉化為問題,如何給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的機會。在數學教學中,抓住數學本質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關鍵,結合例題分析說明,可以從思維變換、條件變化、變式訓練、思路拓廣中抓住數學本質。通過展示多種解題思路,尋找更多思維通道。例如,在長方體的教學過程中,長方形的知識學生已經掌握了,但長方體是新知識,怎樣才能以舊引新呢?教師要充分利用形和體的關系。并為學生準備好長方形教具,讓學生動手組合拼裝。學生在組拼的過程中,真正掌握形體之間的關系,主動探究兩者之間的區別、聯系以及各自的特點,促進學生創造力、想象力、分析力、理解力的提高和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全面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僅是21世紀今天的數學教學目標之一,也是教師日常實現人才培養的教學任務之一。同時,良好的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能夠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一定的幫助,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這一項教學任務,并通過相關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設置來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為更多的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進而為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為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數學人才帶來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郭正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思維能力[J].科教導刊(下旬),2014(05):123-124.
[2]錢金戈,周麗葉.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展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中國培訓,2011(18):247。
[3]徐淑芹.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亞太教育,20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