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波
摘要:新課改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影響力逐漸加大,很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得到認可,并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也發生改變,為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進一步提供保障。本文重點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在當前形勢下面臨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學 數學教學 困境對策
小學數學學習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高質量的數學課堂能夠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因此,數學教師要突破教學難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措施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展開了詳細的論述,希望促進教學的發展。
1、小學數學教學困境
第一,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枯燥無味、拘謹且過于忙碌,而此時的學生好動、活躍,忙碌的學習氛圍致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加大,完全處于灌輸知識狀態下,沒有主動接受知識,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進而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同時,受到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聯性較差,彼此的信任度較低,且面對犯錯的學生教師沒有通過勉勵等方式,鼓勵其改正錯誤,而是采取強硬的手段管束學生,不利于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第二,學生不能完全領悟新知識。由于學生的認識能力不高,對于難度較高的知識點,學生則很難在課堂時間內消化、吸收,長期下去,學生沒有掌握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最終將會導致學生基礎知識較差,對日后學習數學知識造成影響,并影響教學質量。第三,學生缺少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以提問的形式強迫學生記憶知識,關注學生聽課的效率;而學生則長期處于被動、壓迫的模式下學習,逐漸差生厭學的情緒,且學生的思維能力被限制,不利于長遠的教學計劃。基于以上數學教學存在的不足,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達到促使小學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目的。
2、小學數學教學走出困境的對策
2.1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
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能力等開展的教學,它有助于設計出符合實際的課程,梳理學生的知識結構,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并讓全體學生跟上教師的“步伐”,防止任何一個學生掉隊。例如,在講解單位換算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面對各種單位,學生經常記不牢。對此,教師可以采取對比教學法開展授課,讓學生理解單位之間的進位數值,降低教學的難度。
2.2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結合學生的實際開展授課,做好教學計劃。與其他的學科不同,數學學習難度較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也有較高的要求,很多學生表示最難學習的科目就是數學。基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要用創新的方法實施授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學習完加減乘除這些簡單的計算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趣味運動會”,在兩邊放上題板,出一些簡單的混合運算題目,并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接力跑答題的方式完成任務。這樣一來,全班同學都能夠參與進行,以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運算能力,讓課堂變得更有趣。
2.3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提高互動效果
互動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良好的互動課堂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容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的思路,從而保證課堂的高效高質完成。互動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例如問題質疑、小組合作、心得交流等,數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互動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建立學生的數學自信心,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的學習能力。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在交流中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學生答疑解惑。例如,在小學數學《混合運算》這一節的學習中,我發現有的學生對“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減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減法”感到迷惑,有一個學生提出了問題:“那么如果又有加法又有減法又有乘法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計算呢?例如‘3+4-2×l應該怎么計算呀?”針對這個問題,讓學生先進行小組的交流和討論,有的學提出:“還是先算乘法,再從左到右依次計算加減法”,經過學生一番討論之后學生開始安靜下來等待教師的解答。便不失時機的告訴學生了們的正確計算方式,當聽到教師的答案之后,猜對了答案的同學異常興奮,臉上洋溢著自信與驕傲,課堂氛圍十分活躍,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出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因此,數學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互動交流的條件,這樣才能啟發學生和鍛煉學生的思維。
2.4教學關聯實際生活
對于小學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相對復雜,且數學知識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與學生本身的實際能力不符,導致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但是,學生對生活中的實物比較熟悉,也非常感興趣,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與生活關聯,促進教學順利完成。例如:學習加減法知識時,為突出加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加學生對加減法的興趣,并能夠正確運用加減法,教師可以將提問和計算的形式與超市購物結合。買一支鉛筆1元錢,買一塊橡皮擦2元錢,那么買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擦一共需要多少錢?等,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學生不僅感興趣、計算速度較快,且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了解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同時,教師利用實際生活關聯數學教學,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探究數學知識的成功感和喜悅感,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關聯,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都受到教育改革和社會發展的影響,逐漸變得更加先進;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因素限制著數學教學,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進程。為此,需要利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關聯實際生活以及重視學生反饋信息等方式,促使教學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姜繼武.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J].中華少年,2014(13):128.
[2]張建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對策初探[J],考試周刊,2013(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