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輝
摘要: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作為我國的主要教育科目之一,旨在培養具備音樂理論知識和表演能力的人才。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開設有音樂課程教育,但由于高職院校對于音樂教育的不重視以及對其相關的投入較低等原因,導致許多高職院校在音樂教育方式上沒有更多的改進與完善,使音樂教育仍采用傳統的教育方式。學校應明確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意義,透析目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的問題,從而更好地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加強教育 高職院校 音樂教育 信息化建設
在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轉變為高能力、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高職院校是直接面向社會培養這類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音樂教育在高職院校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音樂教育,高職院校應充分重視,加大人力投入,加強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教學系統更有效、更直觀地開展音樂教育,從而提高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1、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對高職院校提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實際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充分調動和利用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基于現代教學環境,結合信息傳遞的基本方法和學生處理信息的心理過程,從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和組織,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構建知識信息,從而提高實際教學質量。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首先要大力建設和發展教育基礎設施,其次要大力開發和應用優質教育信息化資源,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系統,實現音樂教育的信息化教學和管理。
2、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的問題
2.1缺乏認識
音樂教育信息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由于許多高職院校的領導和教師不理解它的概念和意義,仍然是保守和過時的。因此,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并沒有到位,長期被忽視,這使得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網絡滯后。盡管一些高職院校已經為音樂教育建立了信息系統,但由于缺乏理解,教師們還不能在實際教學中充分應用這些系統,甚至把它們視為一種負擔。
2.2缺乏設備和器材
音樂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大量的音樂設備。然而,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他們對音樂教育信息化的投資不到[2]。許多高職院校沒有專門的音樂演奏廳,每年購買和維護音樂設備的投資非常有限。大多數學校甚至沒有專業鋼琴,只有一架電子鋼琴。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只以教學和板書的形式進行教學。這不僅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率低下,而且學生也難以真正理解和感受音樂的內涵和魅力。
2.3教師能力有限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教師不僅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需要掌握良好的信息教學能力。然而,目前,許多音樂專業教師對信息教學系統和設施了解不夠,難以在教學中熟練操作和應用。其他一些教師認為音樂信息教育是將黑板書寫轉化為體育教學形式進行展示,他們沒有實現口語教育信息中教學資源的交流、共享和整合。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也存在一些障礙。
3、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如果你想做好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信息化工作,你需要對上述音樂教育信息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然后根據具體問題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3.1提高認識程度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的搖籃,必須與時俱進,跟上當前社會的發展,將科技化、智能化的元素融入教學當中。所以教師和領導應該對音樂教育的信息化建設重視起來,使教學的模式得到改善和創新,也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全面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說,學校領導首先要重視起來,引進有關音樂教育信息化的先進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方法,然后使教師對其重視起來,認真學習積累其他院校成功的音樂教育信息化教學的方法,然后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應用改進,實現高職院校當中音樂教學信息化的建設。
3.2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對音樂教育信息化重視起來,然后再根據院校的具體情況適當加大對音樂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使院校有足夠的資金采辦和置備有關的音樂器材。還有就是加強音樂教育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使教學模式多樣化,使學生有興趣學習,并且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方便,從而學會理解有關音樂的理論知識。學生還可以通過音樂教育的信息化對自身的實踐能力進行訓練培養,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3.3強化對教師的培訓
由于教師在教育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也要進行培養,使教師能夠充分地發揮其引導和教學的作用。對于教師來說,最為重要的自然還是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所以學校首先需要對這方面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表揚,激勵其他教師。另外,新時代下,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也應學習和掌握關于音樂教育信息化系統的操作以及應用,不浪費資源,使其能夠發揮出其最有效的作用,并且教師還可以對音樂教育信息化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分析,不斷進步,不斷地發展,也能夠使教師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以及新時代下的適應能力。
3.4注重教學資源與全媒體的配合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微博、微信、空間等新媒體涌現出來。因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移動學習”也成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這種模式憑借信息技術,不受時空限制。因此必須積極開發研制適合“移動學習”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和教學資源,以滿足不同類型學習者的需要,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和開闊性
結語
高職院校是我國當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并加強音樂教育。在現下的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也需要對音樂教育的方式、制度做出相應的轉變。只有順勢發展教育,充分利用每一次的時代創新變化,音樂教育建設才能夠一直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張音宇.現代職業教育視野下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
[2]姚雷.對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