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罡 王貴萱
【摘 要】學生主導創新訓練項目立項、申報、實施等整個過程,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指導教師也可從中汲取經驗,優化教學內容及方法。本文以具體的項目實施為例,討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本科教育;培養
0 引言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注重“研究過程”而非“研究成果”,其主要是以項目為載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經歷項目選題、查閱文獻、項目分工及實驗測試、撰寫結題報告、論文、申請軟件著作權或專利、結題驗收等諸多環節。整個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掌握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1 項目案例
以我校2013級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專業3位學生的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基于P2P技術的內聯網安全通信系統》為例,探討實驗項目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結合理論課程、個人學習興趣進行前期調研,發現隨著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企業員工的個人隱私、員工之間的合作交流等信息必然涉及到商業秘密等敏感信息,因而企業必須重視信息安全,防止內部數據流入公網。基于此目標,確定項目選題,通過對P2P網絡中節點認證、安全隧道建立、數據安全傳輸等方面的研究,實現基于P2P的安全、便捷的內網數據通信系統,具有安全登錄驗證、分布式加密、信息與文件安全傳輸、加密視頻聊天及加密語音通話等功能。內部用戶通過該私有即時通工具(而不是QQ等)交互的數據無需通過外部服務器,最大限度保護內部數據安全,同時用戶間點對點的加密數據發送,大大增強了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健壯性,滿足企業內部安全、便捷通信的需求。
2 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重在參與,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創新的理解不是提出全新的技術和理論,也可以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性、實踐性的應用,考驗學生將理論學習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項目的實施強調興趣驅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協作性。
項目由客戶端、服務器端組成,客戶端完成登錄、聊天、文件(在線、離線)傳輸、視頻語音聊天等模塊,服務器端完成用戶管理、NAT穿越等功能模塊。模塊實現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有些是學生課堂中學習過的,而有些是全新的概念,從未接觸過的,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必須自學,延伸教學知識體系的內容。同時,不難發現理論知識對項目的引導,項目要求學生能夠綜合利用網絡通信、身份認證、密碼學、Windows編程等技術,并逐步建立起軟件工程思維方法。
為了實現便利性和高效性,項目采用P2P與C/S架構相結合的模式,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網絡基礎上,完成了項目測試網絡的搭建,更一步需要理解網絡體系結構和P2P實現、NAT穿越技術,結合兩種模式的優點,定義不同功能需求采用的網絡模式。
用戶登錄模塊的設計過程是學生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現知識積累的過程。初始設計時候,學生根據數據庫所學知識,以通用的用戶名、口令結合的方式進行身份認證,通過網絡抓包發現,登錄過程傳輸的用戶名和口令是明文形式,暴露了安全問題,那么加密口令是否能保證安全,但又可發現存在重放問題,通過對銀行U盾分析,最終決定采用挑戰響應的認證模式,解決了登錄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此外,學生還對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認證技術產生興趣,又查閱人臉識別、鍵鼠行為識別等資料,分析相關的實現算法和技術,拓展視野。
創新并不一定要提出很前沿很高深的理論和技術,只要能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提出自己合理的方案就是創新。項目中用戶的交互數據進行了加密和認證,必須用到加密算法,那么設計握手協議解決密鑰協商問題、設計數據報文格式解決數據傳輸(包含在線、離線數據)就成為一個核心問題。項目組學生給出自有的數據包格式,并對字段進行詳細設計,以達到握手、注冊、登錄、文字信息、心跳等多種信息傳輸。
創新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觀點,不怕失敗。對于離線數據的傳輸問題,學生提出發揮P2P技術的精髓,離線數據不發給中心服務器,而是交由在線客戶端代理處理,那么在線客戶端如何選取,并且方案的優劣性還有待進行驗證。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不斷衍生新問題,不斷驗證、總結以修正方案。
創新項目實踐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過程,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學生與指導老師之間的協作。團隊必須明確一致的團隊使命和目標,共享學習成果,恰到好處的交流,正視沖突,求同存異,強調成員的責任意識。
3 反哺課堂教學
指導老師是項目的引導者,在選題、功能模塊定義、實現技術和方案中參與討論,提出建議,拓展學生思路。教學相長,在溝通過程中,指導教師學習如何了解學生心理,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如何給予合理的引導,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指導項目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指導教師教學基本功,教師把這些經驗帶入課堂,反哺課堂教學。同時參與項目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能以點帶面,影響周圍同學,使得更多學生受益。
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完成的內容與實際應用相關,指導教師可以將項目分解,設計成多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將多個知識點和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必須參與到實驗中,復制指導項目的模式,針對學生在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采用提示和設疑的方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查閱資料,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能力。
4 結語
通過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可以培養學生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團隊協作的工作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性,堅定迎難而上的務實態度。指導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也是自我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教學模式和內容必定會有一定的優化,采取多種措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李麗潔.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中的實驗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3).
[2]杜新強.從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黑龍江教育,2012(1).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