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瑚
【關鍵詞】 寫字教學;審美能力;名作;教
法;氛圍;描仿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4—0091—01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其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其實,寫字過程就是帶領學生認識美、體現美、感受美、實踐美的過程,通過寫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下面,筆者就談談在寫字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幾點體會。
一、欣賞名作認識美
漢字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它本身就是一種美,每個字都是個體藝術品。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應有選擇地介紹一些歷代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代表作品,讓學生欣賞名家的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引導學生從基本筆畫的形態、字體風格和間架結構的特點以及通篇章法方面去欣賞。如,筆者播放課件帶領學生欣賞王羲之的小楷《黃庭經》的一部分,帶領學生欣賞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每次欣賞完畢,都會問學生的感受,學生都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學生在欣賞這些名作時,融入自己的情感,加深對美的理解,能夠初步培養學生對書法藝術的審美情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他們創造美的欲望,提高寫字水平。
二、改變教法體現美
1. 剖析筆畫——發現美。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構成,漢字的基本筆畫十分嚴謹,這本身就是一種嚴謹美。因此,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它的每一個基本筆畫。教師應在教學中用比喻的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體現漢字基本筆畫的形體美。如,把斜撇比喻為“指揮刀”, 把豎彎鉤比喻為“浮鵝”, 把懸針豎比喻為一根繡花針。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通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比喻,體會到漢字筆畫的美。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基本筆畫書寫的方法應編成順口溜。如,寫“橫”時,“落筆輕,行筆暢,收筆回”;寫豎時,“起筆重,行筆暢,收筆提”等。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書寫動感和節奏感,初步形成正確的書寫手勢,還可以將漢字的美蘊涵在口訣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 觀察結構——領略美。漢字的結構變化多樣,要寫好漢字,觀察結構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觀察漢字的結構,也就是在漢字各部分的大小、寬窄、高矮中領略漢字的美。一是漢字對稱平衡美。中國漢字非常講究對稱之美,很多獨體字、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的字都要具有對稱之美。二是多樣統一美。如,“三”字,三橫各有不同,第一橫頭向上仰,第二橫短平,第三橫長似扁擔,穩住重心。如果將這三橫寫得一樣長短,沒有變化,那這個字也就失去了本身的美。
3. 形象直觀——品悟美。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是喚醒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這種審美意識存在與學生的思維中。而想象美則是外界映在人腦中,經過人腦的分析與處理再現的一種人為化的美感意識。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抓住漢字形象、直觀的特點來誘發學生對漢字產生品悟美 。如,在學習“燕”字時,先讓學生想想燕子的外形,再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覺得這個“燕”字每一部分像什么,從而品悟這個復雜漢字的美。
三、營造氛圍感受美
教師應努力創設一個充滿書法氣息的環境。筆者是一位語文教師,同時也是一位班主任,每學期開學初,筆者都精心布置教室,在教室的墻壁上張貼名家的書法作品,每學期更換一次。目的是讓學生一走進教室,就能沉浸到書法的濃厚氛圍中,感覺書法的神圣和美學價值,體會到書法藝術的美感。
四、“描字仿影”實踐美
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配套寫字教材上“描仿”格和教師的范寫作用,展示漢字筆畫形態美。教師利用現代化信息手段,在田字格中進行范寫、展示,并輔以生動簡要的講解,能夠給學生最直觀、最形象的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后,能夠從示范中感受到漢字用筆應有輕重之別、快慢之分,體會到要使整個字結構美觀,應將關鍵部件擺好位置。這時再讓學生按教師的講解進行描字和仿影練習,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使整個書寫過程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每寫一遍就鞏固一遍字的結構方法和筆畫的基本寫法。“描字仿影”實現了學生從領會美到實踐美的飛躍,減小了寫字教學的坡度,增強了學生寫好字的信心,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字的審美能力。
總之,教師只有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大膽創新,不斷磨練,持之以恒,有意而為之,將美學思想滲透在教學之中,寫字教學才會事半功陪,美不勝收。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