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香
【摘要】近年來,隨著英語知識應用的日益普及和廣泛,在小學教育階段也開設有英語課程,目的在于讓學生從小就養成學習和運用英語知識的習慣,鞏固英語知識基礎,為將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語法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部分,更是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內容。筆者主要針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作分析探討,同時提出部分新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語法 新授策略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語法知識與其它知識相比較為枯燥、抽象,學習起來難度較大,與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活潑好玩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相悖,這就教師找到兩者的有機結合點,開展語法教學。在學習英語知識時,語法是英語語言表達形式和寫作方式的內部規則,是掌握和運用英語知識的基礎,提升語法教學質量十分關鍵。
一、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需遵循的原則
第一,隱性原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隱性原則,指的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避免直接講解英語語法規則,主要通過情境模式讓小學生體驗英語知識,通過對英語語言的直接交際、運用總結和歸納語法規則,比較適合小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第二,意義先行原則,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注意力往往集中于句子的意義,很少觀察句子的結構形式與表達方式,而且在特殊的語境中有利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所以,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定的語境,讓他們理解句子的含義之后在學習語法知識。第三,適量原則,指的是小學英語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時要適量,不要講解過多的內容,解釋清楚即可,如果講解過多,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導致弄巧成拙,導致小學生一時間難以接受和消化,反而不利于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具體新授策略
1.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相結合。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小學生也具有一定的漢語語法基礎,而在英語語法中,一些特殊的句式與漢語表達順序完全一樣。所以,在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針對英語詞序教學,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較為熟悉的漢語表達方式進行講解,以此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英語語法知識。例如,英語“I want to eat some beef”,與漢語“我想吃一些牛肉”的詞序方式相同;英語“What are you doing”,與漢語“你正在做什么”的語序正好顛倒。由此可見,英語中的陳述句與漢語句序類同,而疑問句則的疑問詞在最前面,動詞be或助動詞do需要在主語之前。通過英語與漢語兩種語言對比,不僅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興趣,還能夠輕松掌握單詞順序,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2.利用直觀教具開展語法教學。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英語知識學習過程中,對于較為抽象的語法知識往往難以理解。此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利用直觀教具或實物開展語法教學,這些素材具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的特點,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可以有效消除英語語法教學的單一性與枯燥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運用直觀教具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其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習注意力,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同時,這也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例如,在進行《I can play basketball》教學時,主要講解“can”這一情態動詞的用法,后面需要跟動詞原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搜集一些姚明打籃球的圖片,讓小學生觀看到“can”的具體用法,不僅可以體會到語法知識的學習樂趣,而且記憶更加深刻,掌握的更加牢固。
3.使英語語法教學具有趣味性。由于英語語法知識較為枯燥,缺乏趣味性,為提升教學效率,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歸納和總結語法知識,從而語境入手,并不直接講解語法規則和語法概念,促使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教師在講解語法知識之前,可以先給小學生準備一些含有語法知識的英語材料,讓他們在學習這些英語材料的同時,感悟這些語法現象,并引導學生從中總結和歸納英語語法規則。同時,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的關鍵處進行有效點撥,引導小學生觀察、概括和歸納英語語言特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把一些英語語法知識融入到故事中,通過給小學生講述故事進行語法教學,以故事增添語法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語法知識,并且歸納總結出語法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三、總結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語法教學的重要性,降低語法知識的理解難度,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與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霍鳳云.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5,07:233.
[2]王雯.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分[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2:294.
[3]繆瑜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現狀和對策[J].小學教學參考,2014,0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