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
【摘要】“欲速則不達”是至理名言,小學英語教學功利色彩凝重。實施英語教學的“對話課堂”,在“慢”中沉淀可以走的路,是新課改的必然之路。本文論點論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慢”理念下的對話課堂的創建的實踐體會,以期共享。
【關鍵詞】小學英語 “慢”教育理念 對話課堂
行久方為執著,思久方為遠見。我們一線的教師在新課改的沖擊下,在且行且思、且思且行中,逐漸退去青澀,從中感悟教育教學的真諦——“慢”教育理念才體現新課改的“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基本理念。那么,小學英語“慢”教育下的對話課堂如何構建,值得我們探討和追求。
一、“慢”理念下的對話課堂的背景
自從2000年實施了新課改,15年來,新課程理念早就深入人心,說起教學模式每一位教師也會津津樂道,從一定程度上,新的理念被教師們接納并采用,但表面上是做了文章,英語課堂有個很大的改觀,但靜心思考,大多數的英語課堂沒有發生質的飛躍,依然老師講學生聽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這樣的課堂無法體現新課改的總體目標。
新課程標準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而這個語言的運用能力無外乎包括傾聽嘩然對話。其實,教學的本質就是傾聽和對話。只可惜,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在完成教學任務而己任的驅使下,小學英語課堂少了對話的成分、缺少傾聽的環節,沒有交流的場所,學生學到的只是干巴巴的單詞、短語,記住的只是語法現象和規則,談運用一臉茫然。
“欲速則不達”,讓小學英語教學慢下來,在“慢”中沉淀一條越走越寬的路,是新課改的必然趨勢。
二、慢教育下的對話課堂的創建
1.以主題情景為主的“對話課堂“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脫離語境的現象比較普遍,機械地帶讀單詞、孤立地講解短語、一句句翻譯式地講解課文和語法,忽視了教學的有效策略的探討,忽視了情境的作用。如一位老師教Animals時,教學程序簡單、形式單一,如:
T: Read after me please. Tiger
Ss: tiger tiger
T: Lets read it one by one.
S1: tiger
S2: tiger
S3: tiger
…
T: Read it together
Ss: tiger tiger
無容置疑,這樣的教學毫無語境可言,這樣簡單的朗讀、各種形式的讀的學習無法使學生真正掌握這個單詞。因此,英語教學應注重情境的創設,如語法的教學應突出真實的語言交際,只有在真實的交際中學生才能構建知識。
2.在追問中實現動態生成?!皩υ捳n堂”的關鍵是關注課堂的動態生成。教師在對話中,應進行開放型的對話,不止于Yes/No的問和答,應設計開放型的話題進行對話訓練,在對話過程中,及時發現和捕捉學生的學習不足、出現的錯誤,并在繼續對話中給于糾正,讓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便及時糾正而正確表達和準確交際。
3.分解知識點而實現對話教學。在對話教學中,為了降低難度,教師可以“慢”對話,對于一個語言點從不同的角度而自然而然地滲透、鞏固和運用。
仍然以一般過去時為例,教師首先用情境法展開對話,(將自己的課本放在桌子上,趁學生不注意再拿走)
T:Where is my book?
Ss: (搖頭)I dont know.
S1: It is here just now.(顯然學生不知道用was)
T: Ah, it was here just now. but where is it now?(讓學生幫忙找到)
S2: Here it is.
T: Tell us how did you find it
……
這樣,由情境入手,和學生層層展開對話,初步感知過去時的意義和用法。
總之,“對話課堂”拒絕快節奏、大容量,關注學生的學習的體驗和感悟,關注學生知識的構建。知識的構建需要時間,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也需要時間,因此,對話課堂應在“慢”中穩步推進,“慢”教學理念下的“對話課堂”遵循小學生認知的特點,遵循“學生的發展觀”和“語言習得規律”,小學英語教學,讓“對話教學”在“慢”中推進,在“慢”中沉淀,在“慢”中求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德玲.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4.z1.
[2]陶麗莉.讓英語課慢下來[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