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革
【摘 要】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技能、教學手段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力求使足跡學課程教學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足跡學課程 ? ?教學目標 ? ? 教學技能 ? ? 教學手段
足跡學是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一門主干專業課程,對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必須掌握的一種專業技能。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學好這門課,提高其自身的專業技能,本人進行了多年的教學實踐,現拋磚引玉,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明確教學目標是前提
(一)全方位實現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足跡學課程的知識目標是掌握足跡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力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能發現現場足跡、分析足跡,完成足跡鑒定;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作為刑事技術人員的專業成就感,強化學生的專業意識,形成專業歸屬感。三類教學目標要全面落實,必須三者兼顧,循序漸進。首先,足跡學基本理論的講解要透徹,理論聯系實際,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明確,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其次,強化足跡學中的基本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刑事科學技術專業課有一共性,就是實踐性非常強,足跡學課程也不例外。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課堂演示教學的作用,同時加強學生實驗中的指導。學生通過大量的專業實驗,逐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再次,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領會刑事技術人員必備的專業素質,逐步認同自己是一名刑技人。在學生正確發現、提取足跡和分析、鑒定足跡后,及時給予肯定,強化他們作為刑技人的成就感,激勵他們進一步認真學好刑事技術專業課程。
(二)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正確與否,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意義。如果教學重點和難點不正確或不明確,都會使教學過程迷失方向。在足跡學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即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足跡學教學以2課時為一個教學單元,在每一個教學單元中都會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知識重點講,難點知識講透徹,學生在學習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如盲人摸象,學習效率大幅下降。
二、提高教學技能是基礎
(一)要有較強駕馭課堂的能力
本門課程的授課對象是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大三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個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圍繞教師的教學過程展開,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師要有人格魅力。教師的人格魅力取決于其自身素質。作為專業課教師,必須是“雙師型”教師,平時要關心、愛護學生,在學生中威信高,學生就會愿意聽課,服從教師的指揮。其次,教師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語言規范簡練,具備良好的語言功底,是做好一名教師的必備條件。在課堂上,語言表達要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激情和感染力。教師上課沒有激情,語氣平淡,學生聽課就容易昏昏欲睡。只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當前信息化與現代化已成為世界和社會發展的共同趨勢,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也接踵而至,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已成為一種常規教學手段。足跡學教學過程中,將運用大量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來說明教學內容,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精選圖片和視頻資料,特別是對教學視頻資料要進行精心剪輯,按需取材。教學視頻不能占用過多的教學時間,否則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實驗操作熟練規范
足跡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包含大量的實驗教學內容。教師在上課前,應對實驗儀器設備了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范得當。要避免在演示實驗時操作不熟練,更不能出現操作錯誤。每次實驗都要強調注意事項,有助于學生快速提高操作能力。
三、深化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保障
(一)倡導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出現,他們能夠能動地發揮自己的能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教學活動中,并自覺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在足跡學教學過程中,堅持打破“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提倡學生發揮主體作用,進行主動學習。課前要求學生預習本堂課的學習內容,發現問題;課中經常采用提問、課堂討論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課后給學生布置拓展學習的任務,驗證所學的知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提升。
教學過程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要使學生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教師必須正確引導,發揮主導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問題導入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每次提出問題,教師不要急于解答,而是交給學生討論,先由學生評判,教師最后作點評。
(二)綜合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目前高校倡導的教學方法,是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特別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由苦學變樂學,由學會變會學,教學方法改革服從于人才素質的培養,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根據足跡學的課程特點,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課堂演示法、實物教學法、實訓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引導學生理解足跡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就能圓滿完成足跡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歡迎。
總之,課程教學結束后要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激發教師終身學習的自覺沖動,不斷地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通過教學反思,足跡學課程教學將更加完美,教學過程精益求精,教學水平也將提高到一個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