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興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生物學基礎的關鍵。在當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學的發展也隨之有了更新的要求,基礎教學的任務不斷進行調整。本文在對目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嘗試提出了自己對于新課改背景下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27-01
高中生物教學是我國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和掌握生物學基礎的關鍵。在當今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學的發展也隨之有了更新的要求,基礎教學的任務不斷進行調整。生物教學在新教程的改革中,需要適時調整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1、應試教育的陰影依然存在,學生綜合素質差。長時間以來,中學的存在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升學率、及格率,幾十年來,全體師生就圍繞著分數,從早到晚,不辭勞苦,所謂的素質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究其原因是上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于學校的成績認定涉及到學校發展經費、領導升遷、教師職稱評定和加薪等等。學校過于追求升學率,各學科偏重知識傳授,對學生的思想啟迪、技能培訓等顧此失彼,高中文理過早分科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這些都與學科之間綜合交叉發展的趨勢不相適應,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餓培養。
2、教師知識更新慢,案例老套。很多高中生物教師容易忽略生物的試驗教學環節,過于注重理論學習。一些教師認為當前生物的教學中需要打好基礎,在任務量大,知識點多,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拓展和實驗是學有余力的學生的事。新課改后,教師由于受到觀念的限制以及傳統教學模式的延伸,教學案例幾乎沒有變動,傳授的知識點也只是單純的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做了刪減和添加,其它方面卻幾乎很少改變。還有部分老教師拒絕接受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得學生對課程沒有興趣,教的過程的偏頗,造成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低。
3、教學條件相對薄弱,教學手段落后,創新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國高中生物實踐教學設備很不齊全,導致生物課的教學可操作性不強,教材的輔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課的需要,這與學校領導的不重視直接相關。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儀器不齊全,大綱要求的必做的實驗根本無法完成,部分學校長期存在黑板畫實驗,講實驗的現象,學校實驗員缺乏,有的學校沒有配備,學校實驗環節全部由生物教師一人探究,創新能力差,直接影響生物實踐教學的正常進行。
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為了適應新課改對教育的要求,促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高中生物教學有必要進行調整和改革。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觀念,把握教育本質。從校長到每個教師都做到更新觀念,在教學要求中逐漸改變過去應試教育下的種種桎梏,實現新課改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在進行知識傳授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改變過去單純用成績判定學生好壞的標準,尤其對于基礎差,綜合能力差的學生,應善于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教育和幫助。
2、生物教師努力成為新課程改革的探索者。生物新課標把“倡導探究性學習”作為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放在加以強調的突出位置,旨在通過推進探究性學習,實現對中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新的要求對執教者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自己的學生成為探究者, 教師本人就得率先成為探究者。
首先教師需要按照課改要求,依據學生自身特點認真研究《生物課程標準》。面對厚厚的《中學生物教學與實踐研究》教科書,,在有限的學時之內,學員應著重學習哪些內容,取舍教材內容的依據何在,結合課改,都需要生物教師認真思考。其次,在教學內容上,要適當精減一般教學常規的內容,,突出與課改相關的新的教學理論、教學策略的學習。教師需要有意識的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努力做好新課程改革的探索者。
3、改善辦學條件,調整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要保證新課改的順利進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改善辦學條件。如可以通過優化教育師資,采取競聘上崗等方式促進教師隊伍主動提升自身素質,適應新課改要求。大力引進生物專業人才,為高中生物教師隊伍輸入新鮮血液。通過向地方政府申請經費,增加多媒體等教育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
其次,在教學內容上,要進行調整更新。新課改之后,教材不再一成不變,作為一個提供課堂師生共同學習的材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情況對教材順序進行適當調整,根據學生實際,合理改變教材編排順序。
第三,在教學手段上,要增加新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利用。多媒體課堂,知識容量大,色彩多樣,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相關聯知識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多視角的學習,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到前沿的研究。但教師要注意知識點的擴展廣度和深度把握,需要根據教材內容深淺和學生理解能力進行合理選用,
第四,在教學方法上,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加大實驗課教學的比重。高中生物教學由理論和實驗部分組成,這是構成學生思維能力體系的重要反映指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注重氛圍的基礎上,根據課程內容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三、結束語
新大綱的實施為我國高中學生基礎教育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但是對我國高中生物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順應時代的要求,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注重學生的地位,改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拓寬教學思路、轉變教學方法,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投入到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中去。
參考文獻:
[1] 何鋒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改初探[J].科技向導.2010,05.
[2] 王艷.高中生物教學的創新性改革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12,03.
[3] 任昭源.淺談新課改背景下農村中學生物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