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超
摘 要:“情感共振”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并發揮師生共同的情感因素, 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課本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學生愉快學習,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情感共振;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168-01
許多學生認為數學內容比較呆板,在學習中缺乏興趣,導致教學效率偏低。我發現,運用情感共振的方式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有效方法。“情感共振” 主要包括師生之間、學生與課本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一、運用師生之間的情感共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雖說“嚴師出高徒”的信念,但日久了師生之間就隔了一堵冰墻,教與學就都成了任務,教學難出效率。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只有保持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共振,才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之中。新課標提出:“教育過程應是師生平等相處、互相信任、民主合作的過程,教學過程應是處于一種和諧狀態,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效果。”為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距離感,實現師生之間的情感共振,應作出以下的努力:
1、擺正自己的位置,讓自己從代表師道尊嚴的講臺上走下來,把學生從晚輩的位置提升至同輩朋友的位置,使課堂成為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
2、努力提高專業素養。注意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人格魅力,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老師應不斷地努力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和不同學科的知識,使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很好講授知識,也能及時地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成為學生心里喜愛并佩服的老師。
3、學會等待。由于思維與個性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老師應學著不催促學生回答,而是放慢思維速度去“等待”。尊重學生,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時空,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思考,都有機會來場“頭腦風暴”,讓他們在“風暴”中習得新知。
4、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在準備教學方案時,老師應特別重視“備學生”,分析學情,以學定教。對學生在練習中暴露的問題,或對相關概念的理解不夠還是運算技能都能有針對性的矯正。此外,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有了對學生的實際了解,老師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就“因人而異”地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并在學習活動中以平等的姿態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保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
二、運用學生與課本知識的情感共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少老師在教學時總以自我為中心,經常忽視學生情感的需求。比如在講解例題時,我總是自己一個人將題目解答過程演繹出來,學生是極少地參與過程。并且,由于擔心自己教學分析得還不夠透徹,于是又一遍遍地進行講解,消耗了很多課堂時間,嚴重地遏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在做練習的時候,又由于擔心教學進度跟不上,又變成我在講習題的解法,學生思考的時間極少,導致大部分學生的成績不高,甚至還產生了厭煩的情緒。
由此看來,數學是理性多于感性的學科,學生學起來難免感到枯燥。這時還需要被動的來接受教師所認為的重點的話,其厭學也就在所難免了。解決的辦法應由關注老師的“教”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學”,要讓學生有與課本交流的欲望。為此,老師應嘗試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比如:創設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等。課堂上使更多的學生快樂學習,激烈討論、積極互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探究“多面體歐拉定理的發現”這一課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發現多面體歐拉公式的過程,了解這個規律和相關的數學文化。我在課前讓學生利用網絡、圖書館等可利用資源,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歐拉的人生經歷和作出的種種貢獻,然后在課堂上小組交流在閱讀資料時的情感心得,教師也積極參與,整個過程學生興趣濃厚。我注重了學生與課本的交流的體驗,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不僅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而且有利于學生的人格培養。
三、運用學生之間的情感共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學習數學或復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有些老師往往先給出一個結論或定理,然后針對這一結論搭配一個例題,邊講解邊有比較詳細的板書。每個例題講完后,都安排學生完成一個相應的練習題,在學生做練習題時,催促學生快速完成。一節課,邊講、邊寫、邊練,共完成了好幾個大題,教師和學生都一直處在緊張狀態中,不僅弄得師生疲憊不堪,而且學習效果不佳,長期下來,學生就失去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主動性。
只要老師用心反思就會發現,問題的癥結應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任何交流。新課標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練習,高中數學課程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學習數學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的過程。”可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促使學生相互交流,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潛能得到發揮。
“小組合作法”是能夠充分運用學生之間的情感共振來提高學習興趣的辦法。例如在對數函數的學習時,為了讓學生發現對數式與指數式的不同,我采用了創設情境法和小組合作法,利用做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根據概念列出對數、指數兩種式子,然后進行比較,找出不同。這樣,學生就在一種身心放松的氛圍中發現了對數式與指數式的各相應部分之間的對應關系以及兩種式子的不同,從而深化對對數概念的認識,也可以準確地寫出對數式和指數式,輕松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
通過有效運用情感共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教學效率自然能得到了有效的整體提高。
因此,要實現素質教育,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數學教學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通過情感共振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是我們老師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