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亮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新形勢下黨建帶團建問題及解決思路探析
——以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徐世亮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遼寧錦州121000)
[摘要]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對團組織的發展與建設、增強基礎團組織的生機與活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黨建帶團建是高校團建的關鍵環節,我們要充分認識高校黨建帶團建的重要性,找尋出當前我國黨建帶團建存在的主要問題,認真開拓創新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新形勢;黨建帶團建;知行合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4.067
高校黨建帶團建是高校團建的關鍵環節,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處于不斷變革之中,高校共青團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局面與新的挑戰?,F在我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帶建”意識淡薄、工作機制不暢與工作方法陳舊等,所以,我們要在今后不斷改革創新,努力開拓高校黨建帶團建的新格局。
1高校黨建帶團建的重要性
1.1擴大黨的青年群眾基礎與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
當前,高校堅持與發展黨建帶團建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擴大黨的青年基礎,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直接決定一個政黨的興衰成敗,獲得了人們的理解與支持,才能長盛不衰。共青團是青年的先進組織,是黨生存與發展的依托力量。群眾是黨力量的源泉,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要為群眾辦實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政治、經濟、文化體制發生了巨大轉變,社會結構發展重大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我國社會產生了許多問題與挑戰,維護社會公平公正,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是黨的重要使命。[1]從這個角度看,高校堅持黨建帶團建是為了更好地擴大黨的青年基礎,贏取青年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隨著我黨的歷史方位變化,社會整合方式也向多元的、民主的方式轉變,黨組織也要改進黨和社會團體的聯系機制。黨的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種群眾組織要進一步淡化其行政色彩,成為社會整合的特定主體。從社會整合角度看,高校堅持黨建帶團建,發揮了共青團的組織功能,整合了一批構建和諧社會的精英力量。[2]
1.2加強共青團自身建設與做好大學生工作的內在要求
高校共青團是培養優秀青年的重要場所,是高校聯系青年的紐帶,在教育與引導大學生成才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近年來我國高校共青團工作出現很多新問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高校共青團的發展。堅持高校黨建帶團建可以更好地發揮與發展共青團組織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高校黨建帶團建,在新形勢下努力工作,最大限度發揮黨團優勢,更好地做好共青團的工作。
1.3吸引凝聚青年與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
青年是實現社會發展的主要人力資源,也是實現社會變革的主要推動者。重視青年工作,是確保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重要保證。黨對青年工作高度關注,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共青團成為青年工作的中堅力量。青年學生是高校的主體,高校共青團是溝通學校與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團建是黨建的基礎與依托。當前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很多新變化,給團建工作提出新挑戰,因此高校要積極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更好地做好共青團的工作。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從確保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加強對青少年的培養和教育,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
2當前高校黨建帶團建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作“帶建”意識淡薄。目前,高校黨團組織領導對黨建帶團建工作思想意識方面還不是很重視,存在消極的想法,有的領導認為團建工作對經濟工作不重要;有的領導認為團建工作應由團管,無須黨委進行帶動;有的領導認為基層黨組織自身很薄弱,帶不動團建;還有的領導認為抓團建不容易出成績,不愿探索。這些想法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后果,導致了高校團建工作嚴重缺乏熱情。
當前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缺乏具體的深入指導,僅僅停留在口頭的重視上,有些基層黨組織忽視與共青團組織的密切關系,只是把共青團當作社會團體看待,沒有納入黨建工作大局中,認為黨組織不需要統籌考慮團組織的建設問題。
此外,基層黨組織忙于組織發展,不能及時幫助團組織的實際困難,沒有認識到團組織與黨組織的關聯,容易造成黨建對團建工作的指導不夠。
(2)工作長效機制缺乏。當前,我國高校黨建帶團建的工作長效機制缺乏,沒有形成工作目標,沒有定期聽取團組織的工作匯報,工作中隨意性大,缺乏連續性。高校黨委的主要精力仍然投放在教學、科研、后勤,對團建關注較少。[3]高校團的干部面對團的工作,只是將團的工作當作“權宜之計”,僅僅是應付。團的工作不與時俱進,缺乏理論的支撐,總是停留在老辦法,從而影響共青團事業的發展。高校黨建帶團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建立完善的長效機制是重要保證。
(3)工作方式方法陳舊。當前的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創新意識不強。首先,高校基層團組織的功能定位模糊,教育缺乏有效平臺,教育方式還是以灌輸為主,降低了對團員的教育效果。其次,團組織吸引凝聚方式陳舊,導致團組織作用弱化,向心力減弱。團組織年輕的團干部由于經驗的缺乏,造成工作不利,不能指導學生,影響到團組織的凝聚力。最后,團組織設置方式單一,沒有按照團員的特殊性進行分類管理。
3創新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路徑選擇
3.1思想上要促進知行合一
思想建設直接影響到黨的組織、作風建設的成效。加強團組織思想政治建設,要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要指導團組織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幫助廣大青年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各級團組織要在黨組織的指導下,改變過去的灌輸教育,注重教育的可接納性。要實現以情感凝聚為主,引導服務為主,讓青年學生接受、喜歡、支持共青團工作,不斷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首先,要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堅持思想理論建設,抓好馬克思主義教育工作,夯實青年學生的理論基礎,努力提高團員的政治素養。其次,黨團組織與學生組織相結合,有效占領青年教育陣地。[4]積極加強黨委對高校廣播站、網站的管理,把握宣傳教育主動權,弘揚思想教育主旋律,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保持校園穩定。最后,原則要求與實際需要相結合。新世紀新階段,黨組織要切實加強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一定要貼近青年思想與生活的實際。
3.2組織上以加強教育培訓
黨組織要加強對黨員的教育與管理,當好團員青年的表率,把團建納入黨建工作計劃之中,指導團組織對團員進行正面教育。要加快創建學習型共青團組織。目前,我國高校的團工作理論建設還很薄弱,對團的認識也不夠。所以我國高校黨組織要繼續尋找團工作的理論支撐點。同時,團組織形成有效的學習制度和學習方式,不斷創新教育方式,拓寬教育途徑,實現團組織的自我跨越,體現理論的時代性、實踐性。
此外,還要努力培養一批專家化、專業化的共青團干部隊伍,加強團組織能力建設。面對新形勢,團組織必須進一步理順專職輔導員與專職團干部之間的工作關系,提升團組織工作人員的素質。
3.3作風上樹立先鋒典型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可以更好地帶動團組織的作風建設,更好地吸引與凝聚青年學生加入到團組織中來。優良的團的作風問題關系到團的發展,黨組織要以良好的作風帶動團的作風建設,認真檢查團組織在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切實加以解決。黨組織要不斷增強抵御歪風邪氣的能力,高校黨組織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大學生樹立榜樣。
總之,黨建帶團建要加強對基層團組織的領導,加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帶動基層團組織的建設。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要高度重視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這項工作,實現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取得新進展。
參考文獻:
[1]徐峰,邱隆云,李明.對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思考[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2]孟立.以黨團共建為平臺促高校黨建帶團建[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0(6).
[3]黃文彬,倪煒,陳立俊.新形勢下高?;鶎狱h建帶團建工作機制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2).
[4]高琳,劉剛.高校黨建帶團建機制探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5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理論課題(項目編號:GXDJ2015-C027)。
[作者簡介]徐世亮(1983—),男,遼寧錦州人,研究生,講師,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