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勤玲
[摘要]文章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民辦高校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為例,探討民辦高職院校在新發展階段下的教育改革和發展。
[關鍵詞]五大理念;民辦高職;教育改革
自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民辦教育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經過全國民辦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不斷探索,民辦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目前已進入轉型期,朱永新(2015)認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新歷史起點,民辦教育要更好謀劃發展、加快發展。
一、《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2015年11月3日發布的《建議》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并明確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五大理念為我國民辦高職院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支持。中共中央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指導將加快高職教育改革的步伐,促進高職教育的健康穩步發展。
二、民辦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1.激烈的同行競爭。公辦高職院校自主權越來越大,機制越來越靈活,實力越做越強。尤其陜西省自2015年實行綜合評價招生,公辦院校的優勢明顯突出。但更多的民辦高職院校由于定位不清、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缺乏活力、市場意識淡薄、教育觀念和培養模式陳舊、人才培養特色不夠鮮明等原因,缺乏與公辦高職院校競爭的實力(方銘琳,2005)。
2.面臨著生源問題。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自2015年起,除了普通高考招來的學生,目前學校里有大量學生是通過綜合評價方式入學,加上復轉軍人構成了復雜的學生結構。另外,近年來生源數量也在減少,嚴重影響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
3.除了生源結構和數量發生變化,就業問題也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式不能滿足學生職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認為學生不夠合格,而畢業生則對崗位滿意率低,跳槽率高。充分反映了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式不能滿足學生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4.專業設置和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產業升級對接不夠。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下設會計電算化專業,財務管理,等專業與企業需求完全不能匹配,成為就業困難專業。這些專業在課程體系、課程設置上都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5.教材建設相對滯后。陜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所有使用的教材均不是自編教材,按照國家要求選定的一些教材比較陳舊,不能滿足和適應學生的專業特點。
6.實訓基地、實訓設備的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教師隊伍知識結構、素質結構還不能完全跟上科學技術進步的時代步伐等問題都成為民辦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制約因素。
三、五大理念指導下的改革措施
(一)用創新發展理念引領教育創新與創新教育
面臨激烈的同行競爭,如何在轉型期屹立不倒并持續快速發展,必須深化改革創新。改革創新須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現代大學制度體制機制創新,優化大學組織結構,突破傳統管理方式;應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發展模式,盡量克服規模主導型的發展模式;創新課程體系和課程設置;尊重差異,鼓勵和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考核評價體系等。
(二)用協調發展理念促進高職院校的協調共進發展
長期以來,不同類型的教育發展不協調,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在教育資源配置上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希望省級政府能夠貫徹《建議》的指導方針,大力支持民辦高職院校的發展。另外,高職院校內部應促進各專業建設的協調發展。各專業協調共進的基礎上突出特色才能提高學院的整體水平和實力。
(三)用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生命教育與生態教育
在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的需要和成長放在首位,分析學生的不同差異,尊重差異,并做到因材施教。應提倡個性化教育,根據學生特點開設不同的選修課,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增加他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其次,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統籌高職院校布局,做到堅持條件,合理布局,同時應適度控制各學校的發展規模,走健康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高職院校除應重視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外,也要把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納入辦學的目標和發展規劃中來。
(四)用開放發展理念引領教育開放與教育國際化
制度環境有欠公平,使民辦教育發展缺少后勁;缺少辦學自主權,民辦學校很難辦出特色和質量(朱永新,2015)。應該加強與國內外民辦職業院校的交流和學習,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另外,緊靠學費收入來自我發展存在一定難度,應引進多方面的資源和資金共同建設學院的軟件和硬件設施。引進人才并留住人才,減少師資流動。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企業和學校應真正的雙向開放,共建共贏。最后,加強與國際合作,積極推進中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推進職業教育國際化。
(五)用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教育改革和發展
《建議》提出,在教育方面,落實并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不同地區的學生能夠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機會。例如綜合評價招生制度為更多的學生提供了升學的機會。另外,本院生源結構復雜,陜北貧困地區、甘肅、新疆等落后地區的生源占一定比例,加大對這些貧困學生的資助也是學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民辦高職院校應該把握住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契機,以五大理念為指導,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在關鍵轉型期得到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