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
【關鍵詞】興趣;樂學;易學;活學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6-0076-01
趣味性,是教學的潤滑劑,趣味教學充滿著智慧,把知識點與趣味性有機結合,不僅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而且可以啟迪智慧。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
1.變“苦學”為“樂學”。
我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運用恰當有趣的例子,活躍課堂氣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添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授課內容,變“苦學”為“樂學”。如以下幾個具有內在聯系的單詞:he—her—hero—heroic。初學英語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從兩個字母的單詞“一個男人”開始,增加一個字母,就是“一個女人”,再增加一個字母就是“一個英雄”,再增加兩個字母就是“一個女英雄”。像變戲法,一會兒“男”一會兒“女”;又像萬花筒一樣,變幻莫測,生動有趣,而且易于記憶,甚至可以終生不忘。此外,可以見景生情,適當穿插課外的趣聞軼事,比如,在國外如何問路,如何要開水,如何找廁所等等,幫助學生活用知識。
2.變“難記”為“易記”。
教學當中可充分運用比較法,效果較好。教英語,必須與漢語進行比較。漢語是母語,學生從牙牙學語就在生活中耳濡目染, 受到熏陶,養成了嫻熟使用的習慣。比如: Mr. Wu is a teacher of a middle school in Nanjing.小吳是南京的一位中學老師。漢語和英語語序不同,學生不能理解;但只要啟發學生把英語的語序與文言文中的定語后置進行比較對照,可以受到教益。蘇軾《前赤壁賦》一句“客有吹洞簫者”,翻譯為現代文是“有一個吹洞簫的客人”,定語“吹洞簫者”放在中心詞“客”的后面。同樣,“Nanjing”“middle ?school”兩個詞作為定語,也放在名詞的后面。這樣,學生往往一聽就懂,還能發出會心一笑,原來英語和漢語也有相通之處。于是,這個知識點就會永久刻在腦海里。
英語教學與漢語同中見異,異中有同。多用比較,相得益彰。英語單詞和語法教學中比較方法可以廣泛使用,“big” “large”“great”都有“大”的義項,但又有其不同內涵。如:big“大的,巨大的”,常指程度、范圍、規模、容積、重量、數量等(還可表示“偉大、重要”之意)??膳clarge互換,多用于具體的、有形的人或物(其反義詞多為little/small);large“大的,巨大的”,常指面積,范圍,可表示數和量(當它直接用于人時,可表示身體的大),其反義詞為small;great“大的、極大的、偉大的、重要的、超乎尋常的”,常指面積,數量,程度(或指抽象的東西,如知識、能力、人格等),用來指人時,表示“偉大的、杰出的”,其反義詞為little/small。通過比較,就能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3.變“死學”為“活學”。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學習目的是為了有效溝通。為了減少學習中的枯燥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模擬情景,有意創設語言環境,并盡可能地使用英語教學,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英語的環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How much is it?”這個課時時可結合當時的節日氣氛,組織一次“小小購物節”活動,創設一個買賣東西的情景,使學生身歷其境,參與買賣活動?!癢hat do you want to buy?”“I want coffee/ sugar/ peach...”等等,讓課堂變得有聲有色、趣味橫生。學生充滿激情,積極參與,學會并積累了不少單詞,效果明顯。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