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蓉
摘 要: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來自教學的多樣化和創新研究,所以教師要研究教材、深挖教材課程資源,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作用體現在組織和引導上。在教學中因以活潑多樣的內容形式進行教學,所以要想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教師就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關鍵詞:創新教學;發現;興趣;探究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的本領不是把學生培養成相同模子里刻出來的人,而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揮出他的創造潛能,讓學生擁有獨特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在教學中應怎樣提高一節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值得我們每一個美術教師去研究和探討。
一、平等民主,探究質疑,養成參與意識
怎樣營造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符的學習環境、創造一種積極而活潑的學習氛圍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欲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營造這種良好的學習氣氛,放下教師威嚴的架子,從課堂壟斷者轉變為活動組織的引導者,這也正是新課程改革下一名美術教師必須做到的。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師生關系的平等民主,也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充滿激情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去。在課堂上,我準許孩子運用不同形式的方式完成作業。如,在教學《可愛的汽車》一課時,我在指導學生進行各種汽車作品欣賞時,讓學生在欣賞各種造型汽車圖片的同時讓他們認真觀察抓住汽車的外形結構和特點,能巧妙地進行選擇、利用身邊的材料,運用繪畫、立體造型等方法創作一輛有趣的小汽車。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緊密圍繞這一點展開,并注重對教材本身的利用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所以一開始教學我就在“欣賞激趣”部分不斷指導孩子們觀察各種各樣不同的汽車。以此為接下來的學習做足準備。
再如,在教學《草叢中》一課時,我先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把學生帶到一個美麗的草叢中,讓他們共同來欣賞這片神奇的草地。打開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合理的想象中分析草類植物的外形特點,用線描方式繪出草叢圖,能夠表現出草叢之間草叢與草叢、草叢與動物、人物與草叢之間的遮擋與遠近高低的關系。這樣由點到面的深入引導,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隨之求知欲就旺盛,思維就更加靈活、敏捷。一堂好的美術課教學就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給學生設計一個生動的情景,使學生產生對本課新知的探究興趣,并能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展示自我發展的能力。
二、注重內容的實踐性,營造探究環境
每次在教授新課以前,教師先根據本課的內容讓學生查找相關資料或課前收集一些與本課有關的物品。例如,在五年級《杯子的設計》一課,我事先讓孩子們回去查找有關杯子的發展史及造型新穎的杯子圖片等資料。上課時,他們不僅帶來了我要求查找的資料,有的學生還帶來了自己造型新穎、可愛的杯子。課堂中他們踴躍上來為大家介紹自己準備的資料,甚至有部分學生還給大家介紹了自己杯子各部分的設計用途及材質。在欣賞學生作品中,他們也能自己去發現問題,經過集體討論,解決問題。如:“糖葫蘆形各種口味杯”的設計圖,學生不僅找出了這幅作品的優點,如外形新穎、誘人,還能喝到不同口味的飲料,色彩搭配也很協調;而且他們還找到了作品中設計的不足之處,吸管在喝不同的飲料時會出現麻煩,吸管插不好會把不同的飲料混在一起……
他們使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只要你能放手讓孩子們去實踐、去發現,他們會做得更好。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創新
在教學中,教師因強調本節課的趣味性,發揮美術課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授《太陽》一課,我只出示兩個圓形,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這兩個圓經過添加能變成什么?他們爭先恐后地回答:像餅干、像車輪、像方向盤、像圓月、像太陽、像向日葵……一下子活躍了課堂氣氛。接下來我又讓學生用橡皮泥捏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形象,并進行展示、講評。最后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用語言描述出自己心中的太陽(從光芒到太陽的表情),學生的描述很有想象力,非常有趣。如:有的說,我心中太陽的光芒是各種水果形組成的,他還向我們露出可愛的笑臉;有的說:我想把太陽的光芒表現成月牙形,因為它想和月亮做朋友形影不離;有的說,我想畫一個有著傷心表情的太陽,因為它看到人類破壞大自然感到很痛心;也有的說,我想把太陽的光芒表現成各種交通工具,它還沖著我們做著鬼臉,好像對我們說:“我用這些交通工具帶你們去太空旅行吧!誰愿意去呢?”
通過孩子們的表現,我深深地感到一個好的教學過程,不只是老師的講解,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還來自教學的變化和創新,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美術課程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作用體現在組織和引導上。所以要想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我們首先應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
參考文獻:
王明義.“互動—探究課堂教學”在美術欣賞課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0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