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摘 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小學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新課標背景下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成為老師們共同思考的重要問題。從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出發,提出了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途徑。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一、結合現實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要知道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都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因此老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充分結合現實生活,在教材中挖掘生活因子,讓學生在熟悉的學習環境中快速地進入教學課堂,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舉個例子,老師在教《誠實的孩子》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先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對老師或者親人撒過謊呢?”這時有學生的頭默默低下來,老師便可以說“看看誰最勇敢,能像文章中的主人公一樣,成為一個誠實的孩子?”這時有的學生舉起了手,說“我曾經和媽媽撒過謊,那天下課之后我并沒有去同學家寫作業,而是跑去玩了”,學生眼神中充滿著愧疚,這時老師便可以順勢說“你敢于承認錯誤,你就是個誠實的孩子,你們想知道文章中的主人公是怎么做到誠實的嗎?”學生的思維從自身的經歷中跳了出來,注意力集中地等著老師介紹文章。
二、小組合作,提高效率
實際上小組合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但是實際操作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很多老師將小組合作流程化,以至于學生將小組合作當做“中場休息”,同學們之間閑聊與課文無關的內容。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老師應當對小組進行科學的分配,即每個小組中都需要有學習水平高、中、低三個層次,而且在進行討論之前,老師務必要明確討論的主題,切不可出現有的小組對討論的內容似懂非懂,從而影響小組討論的效果。另外,討論結束后,老師需要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自己小組討論的內容進行總結和闡述,通過這種方式來確保小組討論的效果,同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的來說,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老師想要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務必要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出發,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和方法,立足于語文教材,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切不可抱著“走形式”的心態,而是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課堂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真正地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曹利芳.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J].學周刊,2012(2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