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成福
摘 要:體育教學中有大量合作學習的因素,很多教師都能適時抓住時機,向學生滲透分工合作意識。分工合作屬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領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域的內容標準其行為動詞常用“體驗、意識”等,表示這些標準的習得性,即需要學生通過參與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在體驗的基礎上,獲得感悟,產生情感,養成態度,內化成價值觀??赏芏嗟慕處煻贾褂谠隗w驗的基礎上獲得感悟,不去將其升華成情感,形成一種態度,讓學生將其應用于學習生活中。
關鍵詞:分工合作;教學拓展;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18-01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競爭的成敗取決于人們合作。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是培養學生一種合作意識。在小學的思品、綜合實踐、體育與健康教育等課程中,都將分工合作作為專門的一個教學內容提出來,可見現在對于分工合作意識的滲透是多么的重視。
教學拓展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據該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目的 ,在一定范圍和深度上和外部相關的內容密切聯系起來的教學活動。旨在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在深度和廣度上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興趣,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探究方法,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在分工與合作這一教學內容的處理上,很多老師通過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通過一雙筷子易折斷,十雙筷子抱成團的道理,來形象的告訴學生我們應該懂得分工與合作。有的教師還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體驗得出了只有積極的與他人分工與合作才能取得勝利……這種種的教學手段,看上去都是非常實際的,效果看上去也是很明顯的。學生們都覺得分工合作很重要,都體會到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體,都覺得應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環境中……但可惜的是,教育的腳步卻往往就此終止了。對于實際的學習與生活中如何去理解與實踐分工與合作卻沒有了適時的拓展下去……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不存在分工與合作,分工與合作不是一個人的事,是針對一個集體來講的。對于一個小學生來講,我們說的集體可以是家庭,可以是小組,可以是班級,可以是學校,可以是國家……對學生來說最直觀常見的,讓學生最能理解的就是家庭與學校。我覺得在教學分工合作的時候,我們應該適時的將教學拓展主要延伸到家庭和學校兩個環境中去。
在家庭中,要讓學生明確他在家庭這個集體環境中的角色定位,要讓學生明白他在家庭這個環境中的分擔的主要任務。如父母分擔的主要任務是好好工作,掙錢維持家庭經濟的正常運轉。孩子主要分擔的就是好好學習、鍛煉身體和自己的意志品質等。家庭成員間相互分工作合作的目的就是要讓家庭幸福,所以在完成自己主要任務的時候,還應相互關心、關愛,不能只要求父母愛自己,關心自己,可自己卻不愿為勞累的父母倒杯水,捶捶背……
在學校里,教師要讓學生明確他在學校這個集體環境中的角色定位,明白他分擔的主要任務。學生在學校分擔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在其他學生面前他是同學,在老師面前他是學生。作為同學其分工合作的目的是共同進步,作為師生其主要分工就是一個“教”、一個 “學”。只有分工沒有合作是完不成“教學”這一任務的。所以這個“教學”目標的達成,本身就包含了分工與分合。試想老師想把學生教好,可學生就是找各種理由抵制不學、厭學、棄學,又或是學生愿意學,可老師總是敷衍了事,甚至是不教,總是讓學生自習,這樣能達成教學目標嗎?所以利用恰當時機,適時對學生進行分工與合作的拓展教學,將分工與合作引入學生實實在在的學習與生活中。讓其認識到,并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生活中,才算真正將教學落到了實處。只將分工合作停留在“很重要”,只停留在分工作合能讓活動游戲取得勝利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
長久以來,人們給體育的定義是讓人四肢發達,讓人頭腦簡單。作為體育工作者,我們這應該多思考和改進自身的工作,適時拓展自己的教學層面。真正實現體育課的三維目標。在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時候,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心中得到認識和發展,讓學生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上接第13頁)一視角出發,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實踐教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輔,堅持科學教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齊頭并進。高職院校要構建全新的教育環境,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成就高職學院培養新型專業化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宗旨。
參考文獻:
[1] 柳梧生.《交通運輸專業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經濟研究導刊》.2011
(上接第17頁)我們應大膽借鑒、創新和發展。教師應在認真學習把握新課程標準、性質、理念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有主題思想、有教學理念、有教學策略、有好的教學過程與方法的豐實教學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
總之,新課程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解放思想,不斷提升素質,在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健康為第一的體育教學思想下,轉變體育教學觀,大膽改進教學方法,以培養出適應現代化社會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祝旺靈.融游戲于體育 提高學生體育素質[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3)
[2] 趙雅青.淺談小學體育的有效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