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娥
摘 要:作文在整個語文教學活動處于支配地位,起決定作用,它不但包囊著詞、語、句、語法、修飾和邏輯等語言要素,而且彰顯著語文的文風之美、詞藻之美、意境之美。搞好作文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提高整個語文教學水平和質量。本文以初中教學過程為考察對象,剖析了初中階段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用層遞性作文教學貫徹其中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初中階段;作文教學;層遞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89-02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問題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力等綜合語言因素的基礎,對某件事情或者事物通過生動的語言,嚴密的層次和細膩的心理描述表述出來,不但培育了引人入勝,深入其境的感覺,而且深化了思想、陶冶了情操。在語文教學中,作文銜接了學生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搭建了一個發揮學生能力、展示個性和展現內心感受的平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但是,綜觀當前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進行考察,不難發現存在著不理想的現狀,阻礙了學生的語文發展,更阻礙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剖析:
(1)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來看,教學模式粗放型,即作文教學過程中采用老師布置題目,學生接受開展作文寫作,缺乏了老師與學生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這樣任務型的寫作形式,使作文教學顯得枯燥、無味、更打擊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使學生對作文寫作望而止步。
(2)從初中語文老師的素養來看,語文老師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不高,在觀念上還停留注重語言傳授而忽視了寫作技巧和應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關注語言、語法、句子表達等基本的語言知識,只是把作文寫作作為一項學習必備的作業任務來開展。老師的這一引導必將導致學生對作文寫作的弱化。
(3)從初中生自身的素養來看,初中生本身缺乏對語言、詞匯的積累,更缺失對事物和事情的觀察力和敏感度,長期以來就導致了面臨作文寫作沒有素材、沒有內容和沒有思想表達的尷尬境界。這一現象必將扼殺了初中生在作文方面的想象力、創造力,也進而影響了初中生的整個語文學業成績。
二、層遞式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途徑
根據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將作文訓練分解成這三個目標階段分別來開展語文作文教學實踐活動,正是合理應用了層遞式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初中生語文作文水平,更有利于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效率。對于層遞式教學如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可以從以下途徑來探討:
1、培養學生基本作文知識階段
這一階段要注重學生基本知識的積累,增強初中生的詞語理解力和基本句子的表達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提供不限制題材、長短、內容的文章讓學生來閱讀,去體味真實語境下的語言應用、詞語的表達、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等,從而使初中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豐富其詞匯。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去引導和培養學生尋求作文寫作的基本素養所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去觀察身邊及周圍社會環境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和事物的細節、組成、部分等,并根據內心的所想所感把這一事情和事物表述出來,真正地品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這種感受深入到學生的思想成為學生成長中難以忘懷的過程,最終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2、培養學生作文寫作能力階段
在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作文寫作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地安排學生作文寫作,并開展各種形式加大對學生作文寫作的訓練,增強學生作文寫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以日記和周記的形式讓學生把每天正發生在周圍和身邊的真實事件、觸動的感受以及生活小事等隨時記錄下來,并采取小組、全班的形式把這些周記或者日記與其他同學交流和分享,讓同學們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到語言帶來的快樂,從而引發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同時,在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寫作活動,諸如:野外寫作,作文演講比賽、評選最佳小作家、校園之聲、校園小記者等,從而營造一個濃厚的作文寫作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展示學生的才華,最終使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感,極大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3、培養學生作文寫作情感階段
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目標開展的基礎上,我們的老師進一步深化作文寫作,使我們的學生在作文寫作注入靈魂,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想,明辨是非,引導學生對社會、人和事物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散發熱量。這就要求我們的老師在作文的立題方面要體現現代性、社會性和人文性,題材方面要多樣化,讓學生從全方位,多角度,多視野方面寫出內容豐富、風格多變、邏輯結構嚴明、意味深遠的優秀文章。例如:老師有針對性選取中外時事熱點、網絡評論文、社會焦點文章、優秀作家作品讓學生不定期地進行閱讀,而后寫出對文章的讀后感和評析,以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誘發出學生在語言字里行間品嘗出的意境之美,人文情懷。然而,在這一過程中,要求我們的老師絲毫不能放松對學生的客觀評價和激勵機制,及時地對學生的不足之處給予指出和糾正,改掉學生的不良習慣和語言毛病,而對于針砭時弊、文風優美、正能量的文章多給予激勵,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文字之間傳遞的文風之美、詞藻之美、意境之美,最終綜合培養學生的寫作素養,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讓寫作不再是阻礙語文整體水平的攔路虎。
總之,在初中語文作文寫作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層遞式教學方式的具體應用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通過層遞式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提升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養。同時,學生通過語言傳遞出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由衷為中華優秀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下轉第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