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承載著學生沉淀的文化素質,肩負著提升學生個人修養的重要任務。在德育教育中感悟生活和學習,是學生的必要階段。本文針對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和發展進行探究,供同行業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教學;教育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02-01
語文是一門文學性和實用性兼具的重要學科。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承載著學生沉淀的文化素質,肩負著提升學生個人修養的重要任務。因此,語言知識的塑造和德育品行的融合十分必要。在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教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成分,讓學生學會感悟人性,并且在德育教育中感知生活和學習的快樂。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意義
從總體上說,學生學習知識的根本意義在于探索和挖掘其中的含義。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改革中,小學生雖然并未具備完善的知識架構,但已經初步具備了閱讀、演講等語文知識的能力。因此,開展德育教學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學生能夠通過文本,將探索書籍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里,從而輕松了解其中存在的德育知識。
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聽、讀、寫,在實際的小學語文學習中,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意識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渴望,促進思想道德的全面發展。而且,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在擁有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
二、小學語文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以往的教育過程中,受傳統應試教育所限,學生的德育學習的理解水平十分有限。有些學生只注重實際的語文技能,而在德育身心發展上,失去了一定的平衡。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對語文字、詞、句的掌握能力,沒有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智力培養和放在同要的地位。家長也沒有看到文學知識中蘊含的思想品格和人性培養,在德育教育中不利于實現真正的讀書育人。
三、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顧名思義,教學的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教師將德育教育滲入其中,對小學生的價值品味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德育教育要通過多項措施,不斷創新和突破,提升小學語文中的德育教育水平。
1、以身作則,提高語文德育的綜合水準
語文教師想要引導學生的德育理念,其首要的因素就是以自身作為學生模仿的對象,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情操。特別是面對很多家庭缺陷、性格內向的孩子,一定要做到言行統一、愛心統一和思想統一三個方面。
首先,語文教師要做到言行統一。為人師表,也就是說,在語文課堂上,我們所講解的道德知識要和實際的行動保持一致,在書本中講解堅持不懈、誠實友愛、文明禮貌,那么在實際的生活中也一定要做到。在愛心統一上,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溫文爾雅,平和善良的對待每一個人。在思想統一上,要提高學生的愛國、愛校、愛家的精神,特別是在學習規章制度上面,教師要讓學生愛護書本、熱愛傳統文化,自身也遵守學校相關法紀,不能有所逾越,才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2、發揚傳統,吸收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課程中,不管是生詞的積累還是語言的加強,都體現出鮮明的教學價值。隨著現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但無論時代怎樣變遷,傳統文化依然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教師要在識字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的基本內容,通過分析字形、字意等方式,融入德育知識內容,同時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人”這個字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這個字的字形含義。一撇一捺相互支持才會形成人,也就是說,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要互相幫助、相互扶持。“人”加上一個橫是個“大”字,也就是說,人要敢于擔當,才會“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大人物”。這樣,遵循了語文漢字的學習規律,也體現出了德育知識的內在解構,相比較之下,這種方法更為小學生所歡迎和接受。
3、強化交流,使德育和語文相互促進
隨著“以生為本”的教學意識逐步推進,教育行業更加重視孩子個性的培訓和天性的釋放。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觀察、了解、考驗學生,做到熟知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心理。在這樣的基礎上,揚長避短,在德育教育中有針對性的發揚學生的優勢和長處。
例如在語文課程中,有針對性的融入一些實踐活動,通過組織學習德育學習小組的形式,將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和外向的學生搭配在一起,一起探究某些德育話題。比如說“狼來了的故事里,小男孩這么做錯在哪里?”“農夫和蛇的寓言告訴了我們什么?”由膽大的同學引導膽小的學生一起,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德育教學的交流和探究中。或者,通過開展德育主題班會、語文思想德育講座等方法,提高小學生接觸德育知識、吸收德育文化的機會。
我們要站在學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符合小學生思維認識的教學方法,強力推進德育事業的內容性和思想性,最大程度的減少學生產生消極、懈怠的學習思想,讓他們養成健康的思維和性格。除此之外,還要有意識的鍛煉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形成完善、全面的語文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程中推進德育教育是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德育教育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水平。教師要摒棄傳統的說教,利用各項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奠定扎實的語文素養,并在德育教育中推行挫折教育,為小學生未來的德育發展水平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胡成臣.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策略的探討[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3)
[2] 葉 開.對抗語文,讓孩子讀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J].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