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全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醫院口腔科,吉林 長春 130061)
?
老年人拔牙并發癥預防及危險因素
周兵全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醫院口腔科,吉林長春130061)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人拔牙并發癥預防及危險因素的臨床觀察。方法選取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該院收治的老年人進行拔牙手術的患者67例,分析老年人拔牙的并發癥發生及危險因素的發生情況。結果出血14例(20.90%)、感染16例(23.88%)、疼痛腫脹19例(28.36%)、其他18例(26.87%)。手術時間>6 min、精神緊張及心功能Ⅲ級對患者血壓、心率有不同影響,并不同程度增加不良反應,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老年人拔牙應該盡量做好術前、術中、術后的檢查干預,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同時手術時間的把握,患者情緒的穩定,患者心功能的分級嚴重影響患者心率、血壓的變化,同時不同程度誘發各種不良反應,所以臨床上應注意縮短手術時間,穩定患者情緒,嚴密檢查患者心功能對于老年人拔牙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拔牙;并發癥預防;危險因素
第一作者:周兵全(1958-),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主要從事臨床口腔醫學研究。
老年人牙周疾病的發生率增加,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咀嚼功能。同時老年人往往伴隨著各種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這些基礎疾病直接制約著老年人拔牙后的恢復,常產生疼痛、腫脹、感染、出血、傷口不愈合或愈合較慢等并發癥〔1〕,嚴重者會產生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所以在手術前,對老年人身體健康進行全面評估,以減少手術風險及術后并發癥的預防〔2〕。本文旨在探討老年人拔牙并發癥的預防及分析其手術中的危險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進行拔牙手術的老年患者67例,其中男32例,女35例,年齡64~79〔平均(71.5±1.23)〕歲;牙齒松動拔除14例,牙齒修復14例,拔除牙齒15例,殘根拔除13例,其他原因拔牙11例。
1.2方法
1.2.1術前檢查術前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史,藥物使用情況等。對于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手術前應對患者進行血象檢查、心臟心電圖檢查,并隨時檢測心率和血壓,術前經心內科醫生檢查,并簽署手術知情書。對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應隨時檢測血糖,做好術后傷口感染和出血的預防。對于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術前應及時檢測血象,測定凝血時間,凝血酶原的含量等,做好傷口愈合緩慢或傷口不愈合的預防。另外在手術前應準備好硝酸甘油、氧、腎上腺素等藥物,做好術前準備。并做好全面合理的手術計劃。
1.2.2術中預防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首先應使患者采用合適舒服的體位,開始前應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在手術中,醫生和助手應配合默契,術中核對牙位、牽拉顯露、隨時吸凈口腔內唾液以及術野周圍滲血應及時快速進行,醫生快速判斷所拔牙齒的情況,快速進行操作。助手應在術中幫助核對牙位、牽拉顯露、隨時吸凈口腔內唾液以及術野周圍滲血等,使術者能夠清楚看到所需拔除的牙齒情況,方便地進行操作,縮短拔牙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對術中出現的反應給予合理的應急治療。
1.2.3術后預防術后的處理是對術前檢查準備的實施,對術中出現的問題,給予一定的善后處理,如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采用合理的止血藥物填塞、保證傷口縫合損傷、出血部位紗布壓迫,咬緊等方法,結合術前患者使用藥物的情況,合理調整術后用藥種類和用藥時間等。以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患者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感染情況,牙周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對于感染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同時保證患者飲食清淡,術后2 h不要進食,術后盡量保持柔軟的飲食,不進食過冷或過熱的東西,注意口腔衛生,及時漱口。術后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健康宣教,知道患者合理使用藥物,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應隨時檢測血壓、心率、血糖,及時檢查血象。保持良好的心態。
1.2.4判斷標準〔3~5〕根據既往治療經驗,將老年人拔牙引起危險因素分為:患者精神狀態、手術持續時間、手術麻醉效果、患者心功能分級。手術時間分為≤ 6 min、>6 min;精神狀態分為緊張、一般;心功能分級包括Ⅰ、Ⅱ、Ⅲ級。
1.3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
2結果
2.1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出血14例(20.90%),感染16例(23.88%),疼痛腫脹19例(28.36%),其他18例(26.87%)。
2.2主要危險因素發生情況見表1。
表1主要危險因素發生情況〔n(%)〕

危險因素n血壓升高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手術時間(min)≤6369(25.00)7(19.44)10(27.78)>6318(25.81)10(32.26)2)11(35.48)1)精神狀態緊張3212(37.50)3)8(25.00)11(34.38)3)一般359(25.71)9(25.71)10(28.57)心功能分級Ⅰ、Ⅱ級429(21.43)7(16.67)10(23.81)Ⅲ級2510(40.00)5)8(32.00)5)7(28.00)4)
與手術時間≤6 min比較:1)P<0.05,2)P<0.01;與精神狀態一般比較:3)P<0.01;與心功能Ⅰ、Ⅱ級比較:4)P<0.05,5)P<0.01
3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腔問題日趨嚴重,老年人患牙周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6〕。但是由于老年人身體機制的衰竭,體質較差,而且往往伴隨著各種全身疾病,增加了拔牙的手術風險,患者往往會產生出血、疼痛、腫脹、感染等不良反應,手術時間、患者情緒、心功能分級等危險因素都會增加手術患者的心率、血壓的波動,將進一步誘發各種不良反應。本文提示,為了提高患者拔牙的安全性,在手術前應做到及時安撫患者的情緒,注意患者的心理波動。術前對患者進行嚴格檢查,對存在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應給予足夠重視,合理安排患者的藥物。手術中應做到配合協調,盡量減少手術時間,一般出血是常見的并發癥,患者基礎疾病往往導致出血,在手術中要迅速正確判斷評估患者的出血情況,及時清潔口腔,及時給予紗布壓迫,咬緊〔7〕。同時根據患者的既往病史給予一定的藥物治療,預防感染的發生。有時需要及時進行心電監護,維持患者心率和血壓的變化。手術后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于傷口的愈合起重要作用,所以對患者的進行健康評估,使患者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有效預防并發癥。隨著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改進各種拔牙器械,減少手術創傷,提高拔牙技術,是老年人拔牙并發癥預防的根本〔8〕。此外對于圍術期的各種評估處理,包括術前身體功能的檢查,完美的術前計劃,默契的術中配合,合理的使用藥物,術后對于傷口的護理與維持,對于控制和預防各種并發癥是必須的。未來對于老年人拔牙,可以以標準化的器械行微創化手術,完美的規范化操作,嚴密的術前檢查,人性化的服務,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術風險及身體的病痛。
參考文獻4
1周宏志.拔牙并發癥預防及處理〔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3(11):650.
2王津惠,趙忱光,宋翠,等.216 例老年人拔牙后出血臨床分析與預防〔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2;10(3):153-4.
3陳波.老年人拔牙并發癥及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6):120-1.
4黃玉法.怎樣預防老年患者口腔門診治療中并發癥的發生〔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12):7171-2.
5曹愛華.社區口腔門診老年患者拔牙現狀與分析〔J〕.醫藥前沿,2012;2(6):393-4.
6周沛玲.老年人拔牙后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45.
7周鳳德.150例低危老年高血壓患者拔牙安全性的臨床分析〔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2;22(2):99-101.
8鄭杰,杜玉芳,陳紅.老齡病患門診拔牙安全性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10):64-5.
〔2015-07-2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3-687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