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摘 要: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認真備課,準確把握課堂教學內容,抓實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同時要注重提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實現有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從初中數學學科有效性教學的細節入手,闡述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要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有效性問題值得每位教師關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時間、最少的精力投入課堂探究活動,取得預期教學效果,滿足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根據個人的膚淺認識,需要做到三個字“細”“巧”“精”。
一、備課要細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備課環節,教師要在備課環節做到細,從備教材到備學生、備教法等,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考慮學生的發展需要等。
1.備教材。不僅體現在教師深入教材,挖掘教材的內涵,研究對應的課標等,還應體現教學重難點的落實及如何突破。在備課環節,教師要從教法設計、新課引入、新課進行、教具利用、針對訓練、作業布置等角度,圍繞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
2.備學生。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和現有的教學條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數學學科學習,教師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其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3.備教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水平等因素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比如,從教材內容方面考慮:對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為了凸顯知識形成,可采用發現模式;對于閱讀討論的內容,可采用自學模式等;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應突出基礎性教學,大多采用講授模式。
二、設計要巧
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教學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突出“趣”“巧”“精”,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探究活動;在關鍵環節要巧,能夠引領學生巧妙突破教學重難點,在選題方面要突出例題與練習的典型性,精選習題等。必要時,教師不妨采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設計好探究的主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合作交流中總結歸納得出結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應用多媒體數學教學能提供豐富動感的圖形、圖像,展現出異彩紛呈的數學世界,讓學生在多彩的圖形世界中感受數學魅力。
三、語言要精
數學學科的語言要體現邏輯性、科學性、言簡意賅等特點。通過精準的數學語言敘述,鍛煉學生的思維;通過準確、簡潔的語言有助于嚴格的邏輯推理和抽象概念的建立,減少錯誤語言信息帶來的誤導。當然,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揣摩、不斷總結。還要求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數學語言能夠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同時,通過言簡意賅的設問,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積極主動地探究新知,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思維的鍛煉。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應突出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師,要積極倡導動生活動的課堂,合作交流的課堂,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課堂,唯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好認真備課、精巧設計教學環節、把握數學語言精準性等問題,還需要大膽探究、努力實踐課程教學的新模式,積極構建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積極探索、主動參與,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