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琴芳
摘 要:“微課”模式伴隨著社交媒體和通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逐漸流行和推廣,它以顯著的小規模、短時間、強交互性和情景化而普及于教學當中,在教育改革新要求的背景下,有效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數學;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涉及眾多豐富的資源,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微課”展現出其強大的優勢,可以滿足學生多元、個性化的需求,將高中數學知識與“微課”模式全程鏈接,可以讓高中數學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一、“微課”模式于高中數學的作用及意義所在
全新的“微課”模式以其視頻為載體,圍繞高中數學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述,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其作用。其一,“微課”可以用優質、全新的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平臺,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束縛,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進行重復和重點內容的講述,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二,“微課”模式的運用,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師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高中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數學重點和難點,總結精練出知識精華,經過深思熟慮的“微課”視頻制作,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其三,“微課”模式注重教學互動,它借助于移動手機終端及網絡設備平臺,可以及時、實時地進行數學知識信息反饋,可以在便捷的數字平臺支持下完成數學知識問答,具有極強的互動性和即時性特點,互動能力大大加強,提高了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微課”模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精彩應用
1.情境化的“微課”數學教學應用
“微課”教學改變了高中數學形式,它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以全面而細致的知識結構,拓寬了數學教學層面,用查缺補漏的選擇性學習方式,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學水平。如,一般來說,學生對平面的理解比較直觀和易于理解,而對立體和空間的多維想象比較困難,難于把握,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手段,將視頻制作和圖形導入引入數學教學之中,在《空間四邊形》的數學問題講解中,要想讓學生突破空間四邊形對角線相交的直觀認識,需要借助視頻的手段,把立體的、三維的空間圖形進行形象的展示,在轉動的、可變的、空間的圖形演示中,學生可以逐步由平面轉入立體,增強細致的觀察能力,強化學生的空間邏輯想象能力,并為后續的《異面》直線的數學概念理解奠定基礎。
2.數學重點難點知識的“微課”式模式教學應用
“微課”教學模式的特色是短小精悍,重點圍繞教學知識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講述,因而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突破,能力的增強。在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中,函數的單調性、三角函數、不等式的解法、立體幾何等數學知識是重點和難點,教師不僅要以課本知識為重點,還要進行課外知識的拓展,用“微課”教學模式進行數學專題知識講解,逐個推敲、重點琢磨,這樣,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較短的時間,攻克高中數學知識難點,起到破疑解惑的作用。
3.課后復習的“微課”教學應用
高中數學的知識需要不斷地理解和應用,僅在課堂上的講授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這就突顯出課后復習的重要性,而“微課”模式的課件制作和應用就最大化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它能夠以高中數學重點和難點知識內容為指引,制作出個性化的特色PPT課件,如,各種顏色信息、各種符號圖形標注等,學生可以進行獨立的自主性復習,便捷而實用。
總之,“微課”教學模式是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的應用式發展,它可以在教師的不斷實踐中,以“微課”的制作和設計為內容,精心設計“微課”課件,積極探索高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傳授方法,用更為靈活而優質的“微課”視頻為手段,實施個性化的高中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葉步偉.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3).
編輯 王團蘭